今年2月時,宥勝到台北地檢署支付公庫200萬元後,#MeToo官司正式落幕;他之前因強制猥褻公司女員工遭起訴,還被發現有聯手老婆慈惠向被害人串供之嫌。雖然宥勝被判刑、錢也繳了,力求重回公眾舞台,慈惠也相挺,只是形象已黑到無法翻身,因此改稱不再參與任何代言、演出、品牌合作。

夫妻切割 維繫生計
在此期間,慈惠仍然一直支持宥勝,但發言也連帶遭炎上,比如「我始終相信,愛,能超越一切。」就挨酸包庇與護短、盲愛過了頭。慈惠後來被發現移除大頭貼及家庭相關照片,保護兒女的意圖明顯,最新消息則是傳出她與宥勝不再是法定夫妻關係了。

據讀者向本刊爆料,雖然無法透露太多細節,不過確定有次在辦事的時候,發現宥勝證件上的配偶欄已經是空白,也就是說他已與慈惠離婚。圈內知情人士分析兩人應是切割,否則連帶1子1女的未來也難以預料,畢竟宥勝無法復出,斷了最大經濟來源,慈惠的團購、直銷事業連帶受到影響,目前也是風雨飄搖的狀態。

不過圈內還流傳另一種說法,其實早在宥勝爆出強制猥褻一案之前,慈惠就已經與他離婚,或埋下極度想放棄夫妻關係的念頭,原因也可以想像得到,就是兩人之間又有其他異性關係。據悉,慈惠當時對宥勝已經忍無可忍,心死到直接放生他。只是此一說法仍有存疑空間,包括為何案發之時慈惠還要幫忙宥勝串供?為何遲遲不宣布離婚?宥勝復出,為何還要幫孩子的爸說話?似乎藏有許多複雜內幕。
無獨有偶,另有消息來源指出,宥勝位於台中清水的200坪田中農宅,近來少有人煙燈火,看來已經搬離,僅有不時出入而已。
拖累老婆 搬離農宅
之前本刊曾報導,強制猥褻案愈燒愈大之時,宥勝一度在住宅四周圍起大面積帆布牆,似是不堪附近居民指點及偷拍,只好出此計策遮羞。


當初選擇落腳台中清水,宥勝說是想讓小孩選擇「體制外教育」、呵護與培養內在幸福,然後敢與世界的名、利、權對抗。宥勝曾拍片介紹台中清水「善美真華德福教育」,介紹該校大自然教育、人本主義等等特色,一改要女兒進「台北最頂尖又難進的幼兒園」的說法;如今看似搬離清水,揣想是否宥勝與慈惠已對一雙子女就學另有想法。
至於慈惠的事業大受宥勝拖累,也被疑是兩人決定劃清界限的一大考量。自從宥勝「社會性死亡」之後,慈惠不離不棄成為家中支柱,靠經營購物社團、健康食品直銷生意,維持一家四口生活。

有人算過慈惠光是去年5月就推出了20至30種商品團購,包括雨衣、粽子、果乾零食、背包、喉糖、水果到電風扇都有,也引來黃子佼性騷案的吹哨者發聲,對比另一案受害者大牙「月收僅剩1萬元」,慈惠則是「一個月開36個團購」,「36個團購是什麼概念?不只是一口飯,還可以飽到吐!」言論一出,多數網友都贊同,最終宥勝夫妻決定離婚撇清關係,也是可能奏效的止血做法。

拍片復出 失敗挨轟
上個月中更有機場直擊情報,目睹宥勝現身機場,適逢他被輿論罵得最慘之際,有人推測他仍依既定計畫出國,避走海外。總之「亞果遊艇」深受其害,其實宥勝回歸首拍的影片,就是為了他即將參加、由亞果遊艇舉辦的世界地球日活動;只是宥勝在影片裡搞砸了,亞果遊艇仍稱「給他一個改變的機會」,因此淪為「第一個為性犯罪者宥勝鋪路的廠商」,遭大批網友抵制,公關災難最後僅能再以謝罪收場。


亞果遊艇表示,「我們深刻反省,在活動籌備與對外發言過程中,曾出現不當用詞與價值觀混淆,未能充分考量受害者視角,對此我們誠摯致歉。任何造成受害者二度傷害的情況,皆非我們所願。」由此可知,宥勝重啟演藝活動宣告失敗,當時網友苦勸慈惠,「請保護妳的孩子,請先生退出公眾視野。」慈惠也回應,「孩子永遠是我最重要的事,謝謝您的指教。」夫妻分道揚鑣的抉擇並不意外。


回顧慈惠一路傻愛宥勝,甚至當年還有新聞報導,宥勝曾經甩掉慈惠,跟一個「白富美」的女子交往,論及婚嫁,告吹之後又回頭找上慈惠;兩人被週刊拍到過夜,宥勝才稱「終於願意去面對這件事。」「突然發現身邊這位才是最重要的啊!」接著慈惠未婚懷孕,當時是2014年。
婚內惹事 愛妻力挺
只是2014年、慈惠懷第一胎的期間,宥勝因拍《22K夢想高飛》猛追孟耿如,惹怒孟耿如當時的男友黃子佼。事件直到了2017年,才因為黃子佼拒絕與宥勝同台正式炸開,當時「微風廣場」百貨公司的活動,因為出席來賓有宥勝,黃子佼拒絕主持並坦言:「我可以請辭沒關係,如果他們堅持要他(宥勝)出席,我這個錢不賺沒有關係。」


慈惠與宥勝2015年結婚後,宥勝在2016年婚內犯下強制猥褻案件;由此可知,慈惠對於宥勝的包容與大愛真的非比尋常,包括同意宥勝賣掉房子環島、在不知情的狀態下被安排出國散心,以及幫忙向宥勝舔耳揉胸案的受害女子求情,一路以來都讓外界嘖嘖稱奇。
隋棠開砲 痛批荒謬
只是連之前因戲而跟宥勝傳緋聞的隋棠,也看不下去。上個月隋棠出席活動,被問及宥勝復出一事,她臉色凝重地強調私下沒再聯絡,最後一次對方說要送年節禮,自己也是已讀未回。隋棠更批宥勝的影片荒謬,「(宥勝)不是一個普通的罪犯耶!」甚至無法理解慈惠所說的「愛能超越一切」,認為兩人發言極不恰當,「這不是隨意可以淡化掉的事,造成別人的傷害是永久性,不是用愛就可以克服,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道歉就能解決。」

宥勝過往暖男與好爸爸的形象,已經毀於一旦,YouTube頻道粉絲從35萬減至30萬人。「過去我的行為造成了無法抹去的傷害,即使法律已判定,但這不是一句『已經結束』就能劃下句點的事,所以我將不再為自己辯解,也不會再請求原諒,而是選擇以實際行動,長期承擔我的責任。」宥勝為了告別藝界如此寫道,同時做出未來將不再以「宥勝」的名義進行任何活動、捐出社群平台、低調進行彌補行動的承諾,更稱「有些人一輩子都在修復別人加諸在他們身上的傷,所以我更必須用自己的餘生來修補曾經造成的傷痛。」宥勝話中修補的對象,應也包括慈惠。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