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18:48 臺北時間

鏡車企劃/代代強棒 SUZUKI Swift

mm-logo
汽車鐘錶
鏡車企劃/代代強棒 SUZUKI Swift
創廠擁有百年歷史的汽車品牌,其實在世界上並不多,而源自日本的SUZUKI,雖然打造品牌史上首款汽車至今尚未百年(1955年),但這間公司的起源,還是可以回朔到1909年所創立的「鈴木式織機株式会社」,這個打從開始以紡織機起家的品牌,至今已經在全球成為了具備相當地位的車商,而在這個眾人皆將車子越做越大的年代,他們反其道而行,運用「小而美」的車款以及二輪,依舊穩定的在市場站穩腳步,並實現了全球營收新高。
綜觀SUZUKI歷史當中,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車款相當多,而演進至今在國內雖然銷售皆以中小型車款為主,但過去包括Solio、Swift、Jimny等車款,在國內都相當的暢銷,其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長青樹「Swift」,歷經了四個世代的演進,依舊在國內是品牌的金雞母。
四代目(2024~)
在2023年的東京移動展上,我們也親眼目睹了第四代Swift的現身,雖然當時還是用「Swift Concept」的身份與消費者見面,但明顯看出與量產的版本已經差距不大。
20250507-car-suzukiswift-09
第四代的Swift在去年正式發表。
過去的經典元素像是殼式引擎蓋、LED大燈組、多角形蜂巢水箱護罩,都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同時運用了一條刻意環繞車身的明顯折線,來展露車輛的運動感,車尾的C型尾燈也並未取消,只是從原本的雙內C造型改為雙外C的造型,來凸顯與上一代車型的不同。
20250507-car-suzukiswift-10
車尾維持C型尾燈造型,但從原本的雙內C造型改為雙外C。
而排氣量雖然維持過去1.2升的設定,但但汽缸數由原本的四缸改為了三缸,再加上一組12V的智能混合動力系統的輔助,最大輸出來到82ps+3ps與11kgm+3.4kgm,搭配上模擬七速的CVT變速箱,動力雖然與上一代雷同,但油耗表現上也再次的精進,來到每公升24.5公里。
20250507-car-suzukiswift-11
內裝採用傳統指針儀表,但搭配上九吋的觸控螢幕,科技感較先前大躍進。
車內則鋪平了過去為人所詬病的科技感不足,中央換上了九吋的多功能觸控螢幕將相當多的功能整合在裡頭,整體的質感也在原廠細心的搭配下有所提升。
至於Sport版本至今仍尚未有消息,甚至國外已經有消息上一代的Swift Sport將會是絕響,但現今的車壇瞬息萬變,哪天或許原廠又給了大家驚喜也說不定!
三代目(2016~2024)
第三代的Swift現身於2016年的年底,不過實際的上市則等到了2017年的第一季才開始在日本販售,相較於前一代的車型,外觀更為圓潤且飽滿,這也是品牌六角形水箱護罩首次搭載在Swift車系上,同時這也是Swift第一次提供「Hybrid」動力,雖然這套系統僅僅是原廠取名為「Mild Hybrid」的12V輕油電系統,也就是運用原本的內燃機搭配上ISG整合式啟動發電機與微型鋰電池模組。
20250507-car-suzukiswift-06
第三代的Swift在車頭水箱護罩的部分有明顯的加大,也更彰顯其運動感。
而在歐洲車系所被人熟知的48V系統,SUZUKI則是選擇將其套用在這一代車型Sport版本的小改款上,在2017年上曝光的Swift Sport採用的是1.4升的渦輪增壓引擎,而2020年的受到歐盟法規的影響才改採1.4升渦輪引擎搭配48V輕油電的做法來因應法規的認證。
台灣總代理金鈴汽車則是在2017年底將這代Swift以日本進口的方式引進國內,而初期的版本僅有提供1.0升渦輪增壓引擎的單一動力設定,直到後續才有包括Hybrid以及Sport車型的導入。
二代目(2010~2016)
在2010年的八月,原廠發佈了大改款的第二代Swift,除了軸距加長之外,車長也增加了90mm,但車重卻成功的下降;更輕盈的車身與更高的車身強度,讓二代的Swift在發表後就在歐洲的NCAP新車安全測試當中一舉拿下了五顆星的滿分。
20250507-car-suzukiswift-04
第二代的車型在全球的銷售可說是突飛猛進,讓這個車系在不到十年間就賣了超過兩百萬台。
國內在當時代理商太子汽車的導入之下,於2011年正式發表,採用的是1.4升的動力單元搭配上四速自排變速箱,並依照等級不同提供不同的配備,最旗艦的版本更提供到六具SRS安全氣囊。
而這一代的Sport車型,則在2012年導入台灣,與日規相同的採用1.6升的動力單元與模擬七速的CVT變速箱,當然同時也有六速手排的設定可供選擇,與一般版本不同之處還有包括燻黑鷹眼HID頭燈組、全車空力套件、紅色車縫線內裝座椅與排檔頭等配備。
2011年的二月,日本母廠宣布Swift車系在全球的銷售累積突破達到兩百萬輛,其中印度佔比約莫四成,歐洲則為27%,日本本土則是15%;而這個銷售成績到了2016年更是上看五百萬輛,不難看出Swift的榮光在這代車型發光到了極致。
初代目(2004~2010)
最廣泛為人所熟知的Swift,絕對是這輛在2004年巴黎車展上所曝光的全新Swift,這輛車是品牌先前所曝光的概念車「Concept S」、「Concept S2」衍生出來的市售版本,身為原廠所定調的「世界戰略車款」,品牌特別強調其低價位與高性能的優勢,也讓這部車在2005年導入國內以國產的身份開始販售之後,成功的吸引到消費者的目光。
20250507-car-suzukiswift-02
第一代身為原廠所定調的「世界戰略車款」,品牌特別強調其低價位與高性能的優勢,自然繳出相當亮眼的成績單。
有別於國外提供了三門、四門與五門的車型,台灣當時引進的僅有五門的掀背車版本,採用1.5升的動力搭配上四速自排的變速箱,並標配了包括ABS、EBD、BAS以及雙前座安全氣囊還有光感應頭燈,這些配備在當年都是高級車才擁有的配備,更別說高階版本還有恆溫空調、附音響控制鍵的真皮方向牌、Keyless免鑰匙系統等,同時低廉的售價自然引起了市場的震撼,這也是奠定了Swift在國內「暢銷掀背車」的歷史定位。
而後續所推出的Swift Sport運動版,則採用1.6升的動力,馬力不僅更大,同時除了原本的自排變速箱之外,也額外提供了手排可供選擇,外觀不僅有更運動化的空力套件,內裝則提供了Recaro賽車椅,在當時也吸引了許多性能車迷瘋搶。
前身(2000~2006)
在2000年,日本本土首次出現「Swift」這個車型,在當時採用了同品牌Kei的樣貌,並換上了跨界休旅的身形,搭配上源自於Wagon R(也就是國內販售過的Solio)底盤,並提供了包括1.3升、1.5升兩種動力,在當時普遍被認為是「Cultus」車系的後繼者,不過這款Swift僅在國內販售,海外銷售的版本被取名為Ignis,因此雖然取名為Swift,但被許多車迷認為僅有車名相同,與後續熱銷的Swift車系其實並沒有太大的相關。
20250507-car-suzukiswift-08
SUZUKI在2000年首次曝光「Swift」這個名稱,但由於銷售到海外的版本皆取名為「Ignis」,因此普遍被認為這台車是Swift的前身。
不過由於停車空間小又省油的緣故,這台車在日本曾經一度被警察單位大量的使用,雖然至今已經淘汰,但過去常去日本旅遊的人一定不會太過於陌生;而這台車也曾經在2001年由金鈴汽車引進台灣,當時採用1.3升動力搭配四速自排的設定,但銷售並不出色,因此在路上的能見度不高,也由於賣的並不好,外加上當時在國內名為Ignis,也讓這部車被國內許多人認為是Swift的前身,而並非初代的Swift。
專家車評
20230321-carandwatch-nissanxtrail-11
CarStuff人車事 執行主編 Jason Hu

Suzuki 雖然是「小車專家」,不過都是以輕型車零件和平台擴展而開發,儘管因其經濟性和嚴謹的製造品質而享有盛譽,但過去設計和駕駛性能卻沒有得到高度評價。

為了提高旗下產品與品牌聲譽,Suzuki 決定開發符合全球市場需求的小型車,也就是SWIFT 車系,以專門針對小型車所開發的平台,同時搭配上精心打磨的駕駛性能,更以歐洲風格設計吸引不少目光,可以說SWIFT 家族便是讓Suzuki 站穩腳步的大功臣

更新時間|2025.05.09 18:4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