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特展是首度有系統且大規模的展出陳澄波家屬慷慨捐贈予臺史博逾500件文物,包括陳澄波遺書、受害衣物、遺照玻璃底片與照片等228事件重要文物,是少見的完整展出。

此外,本次特展扣緊陳澄波與其家人,尤其是其妻張捷,因此展出了描繪人物、家與家庭主題的油畫、速寫及膠彩畫等,包括《自畫像》《我的家庭》《小弟弟》《祖母像》《初秋》及《千古不休》等。透過畫作與文物的對話,帶領觀眾一同探索這個藝術家庭,領略時代氛圍。而陳澄波精彩的寫生作品,如《嘉義街景》,也在展出之列。
今(7日)開幕典禮除了多位貴賓親臨現場,更邀請臺灣獨立樂團青虫aoi獻唱《慢且》為特展揭開序幕。策展團隊結合珍貴畫作、文物書信及影音科技,超越美術史的傳統視野,翻轉政治史的刻板印象,重新認識畫家創作的才華與熱情、妻子藏畫的深情與堅毅、三代家族的協力與奮鬥,進而共創未來新時代。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在感性致詞中,分享他與祖母張捷生活的溫馨回憶,以及多年來守護推動陳澄波畫作的甘苦經驗,更強調作為受難者家屬對於轉型正義的深切期待。他身為陳澄波的後代,感謝臺史博多年來的收藏與策展團隊的努力,更希望本次特展能吸引年輕世代重新認識台灣的歷史時代與社會。

本次展覽以「由死到生」,從「隱藏到再現」的敘事軸線,分為6大單元,第一單元「生命之章」,從陳澄波的自畫像、遺書與遺照等,探索他對藝術的熱情追求與生命終點;第二單元「半樓仔頂的秘密」,展示張捷祕密收藏的空間與物件;第三單元「超級藏家——張捷」,展現張捷的成長歷程;第四單元「咱的家庭」探索張捷與陳澄波共組家庭的歲月與真摯情感;第五單元「街道上的畫家」帶領觀眾進入陳澄波作為畫家的交遊互動;最後,「為世界留下的」單元,引導觀眾思考個人留存與歷史的關係。展覽也特別打造張捷收藏文物的狹小閣樓「半樓仔頂」,讓觀眾能親身體驗張捷當時所面臨空間窘迫、環境潮濕與蟲害等困境,也讓觀眾更能具體瞭解這批臺灣的重要文化資產,是如何被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