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TBS NEWS DIG Powered by JNN》報導,戶田佳孝供稱,自己和受傷的男大學生完全不認識,只是那人剛好就在附近,所以選擇朝他下手。
戶田表示,過去自己因為父母的過度教育吃過不少苦頭,所以想讓那些「一心想讓孩子考上東京大學」的父母都認知到,如果教育過頭,孩子反而會誤入歧途。

至於為何挑選在「東大前站」犯案,戶田表示:「因為地鐵站名裡有『東大』兩個字,更容易讓社會聯想到教育虐待的議題。」
該新聞在日本雅虎引起廣泛討論,一名學校改革推動者石川一郎表示,「如今日本社會對多元人生道路的接受度提高了,僅以考試成績為目標的家長也相對減少。教育熱心本身並不是壞事,但如果對孩子的壓力太大,他們就會失去逃脫的出口。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記得家庭是孩子們最後的避風港。」
還有一名精神科醫生井上智介留言,「雖然我們無從得知加害者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但即使他已經43歲了,那段時期的痛苦仍未結束,這也讓人深切感受到所謂『教育虐待』所帶來的可怕後果。教育虐待透過否定來一點一滴地削弱人格,從外界很難察覺。那並不是支持,而是一種控制。」
不過井上智介也指出,受害者與此事完全無關,受害男大生因此事件所受到的心理創傷是難以估量的,「即便加害者有想被理解的過去,也不能用如此極端且自我中心的方式行動。以扭曲的正義感為名,犧牲他人的生命與安全來表達訴求,是絕對無法被原諒的。」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