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台拓地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當時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召募民眾繳交入股金、開墾河川浮覆地。戰後,土地被國民政府收歸國有,農民卻未被通知,也未獲補償。即使如此,當地居民仍持續繳納租金耕作長達50年,始終未曾中斷,卻無法獲得土地所有權,引發長期陳情。早在2003年,大南澳地區就曾通過公地放領審議,卻因政策喊停未能落實。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指出,他接任以來持續協調財政部、內政部及宜蘭縣政府等單位,並援引憲法法庭第20號判決,強調人民財產權受保障。此次放領對象需符合幾項條件,包括1976年9月前即有租用並持續耕作紀錄,且2003年曾通過放領審議。每坪價格將以1990年公告現值約400元計算。
陳金德於5月9日率中央各部會官員親赴朝陽里舉行說明會,超過百位居民出席,其中多為年長農民及其後代。蘇澳鎮長李明哲形容這是「遲來的土地正義」,感謝中央終於回應民間訴求,讓幾百戶農家看到重新落地生根的希望。
目前朝陽地區預計釋出396筆耕地、共422人次承租。放領範圍不包含都市計畫內用地與公共設施範圍。行政院要求相關作業務必於8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