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動畫專業開發動漫領域
1972年生的張晏榕,幼時在漫畫店的陪伴中成長,日漫作品如《好小子》、《大個子》、柴門文的《東京愛情故事》與《愛情白皮書》,都在他的記憶裡留下深刻回憶;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畢業後,他曾在新竹科學園區當過3年工程師,後決意赴美學習動畫,並在海外任職動畫師與藝術指導。十多年來以動畫為專業領域,2015年曾為新北市「府中15」策劃首檔停格動畫展,2021到2023年則擔任3屆台中國際動畫影展策展人,亦協助包含金馬獎、台北電影節等國內各大影展的動畫評審工作。他表示,雖然過去策展方向偏向藝術領域,但因為從小到大接觸流行動漫,已成為生活習慣,更是不變的愛好,藉由這次策展機會,有助於了解現今的漫畫潮流。
國際展會經驗帶來新想法
張晏榕參加過許多歐洲動畫影展,如歷史悠久的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葡萄牙「AVANCA電影節」,也造訪過規模盛大的「東京國際動畫博覽會」。他分享歐美與亞洲兩種截然不同的參展經驗,「歐洲動畫影展多半辦在小鎮,開幕派對全鎮的居民都會來參加,我有時變成全場唯一的華人參加者,有趣的是很多合作會在那裡發生。」他在葡萄牙認識了一位很厲害的西班牙分鏡師,作品入圍過奧斯卡,同場還有一位旅居非洲的法國人,他發想了一個未來世界災變、人類開始往非洲移民的科幻故事,張晏榕加入兩個歐洲人的談話,建議哪些工作可以在臺灣執行,雖然最後計畫不一定實現,但他認為這樣的交流機會相當難得。至於「東京國際動畫博覽會」在形式上與新竹國際動漫節更為接近,張晏榕曾前往觀摩並出席同時間的「東京動畫獎」頒獎典禮,日本產業鏈完整、分工細緻的特性都反映在獎項上,對他來說是很新奇的體驗。
「以前動漫活動比較屬於次文化,現在越來越主流,愛好者也不再羞於表達,而是對自己的興趣感到驕傲,整體更加多元分眾,這是比較大的變化。其實漫畫從手塚治蟲開始,題材本來就是非常多元,動漫不像實拍影像那麼真實,可以透過一些轉換和幻想把內容呈現出來,現在大家的接受度變高,跟整個社會的風氣轉變也有滿大的關係。」他表示動漫節能幫助臺灣動漫產業鏈成形和匯集,也促成創作者彼此之間,以及和消費者、和市場的交流,長遠來看都是有益處的。
青春、日常主題反映創作氛圍
今年的策展主軸「青春無畏,夢想無界」,想法來自現代創作氛圍不追求宏大的敘事,很多作品靈光來自日常,並強調「青春」並不侷限於年齡,每個年齡層都可以回到自己的青春時代。
確立主題後,策展團隊開始積極邀請來自灣、日本與韓國的漫畫家參展。張晏榕提到,過程中發現日、韓漫畫創作者多偏好低調、不常公開露面,初期邀約時也花了不少時間調整溝通策略。最終透過與老牌出版社「少年畫報社」的合作,成功邀請到多位日本漫畫創作者來臺。
《國際漫傳奇》展出來自日本、韓國的重量級創作者,包括以描繪女子高校日常的和山山《女校之星》、刻畫校園追星的山本幕夜《收起我推的偶像》、探討情感與命運交會的小櫻池夏海《if 的俘虜》,以及改編童話韓國漫畫家Stonehead、SAHA《寶貝小公主》,改編成電視劇的漫畫熙那璃Heenari《電影人生》、《真相嫌疑》及擁有超過46萬國際粉絲的星溧《在夏日》等。
《捲動漫未來》來自網漫創作者A ee mi、HOM以及文策院「CCC追漫台」上架的尹思然及喬莉《改寫冷門本命的不幸結局》、yuuzu《沒有那麼甜》、日輪《你的工作&你的休假》、阿歾《在夏日之際擁抱冬天》、艾莉柚《貓妖傳》、安妮羊《不朽與獸之歌》等6組台灣當紅漫畫創作。
台灣本地則集結9位風格多元的漫畫創作者,共同展現漫畫的豐富面貌,當中有國寶級大師、金漫獎與條漫創作者,參與名單包括《神明便利商店》的謝東霖老師、《青空下的追風少年》的簡嘉誠老師、《魔法阿媽》的王小棣導演、BL作品《Day Off》的每日青菜、羅寗的《台灣活所在》等,本屆動漫節匯集超過20位來自日本、韓國、台灣的動漫藝術家。
新竹漫畫家呈現在地文化元素
《九怪遊新竹》賴有賢與插畫家羅寗的《台灣活所在》帶來屬於新竹的圖像記憶與地景敘事;張晏榕提到:「賴有賢老師很資深,是灣第2代漫畫家,在我們小時候80、90年代就很活躍,此次為新竹國際動漫節繪製以生長地新竹為題材的全新作品,可以看到新竹火車站動物園及東門城等生活場景,加上台灣特有種動物,很欽佩這樣的資深前輩願意持續創作。」而插畫家羅寗也將展出近期一系列描繪新竹在地的作品,張晏榕認為她觀察街道、記錄生活的風格和本屆動漫節青春、日常、夢想的主題特別吻合。
有別於國內兩個主力分別在男性向和女性向群眾的又或是主力在著名動漫商品展售的動漫節,新竹國際動漫節特別將動畫及漫畫結合不同面向和資歷的創作者,今年更增加體育館地下層,設有供Coser展示與拍攝的走秀台、動畫場景重現。活動更規劃Cosplay大賽與動漫音樂會,結合動漫歌手、VTuber與DJ秀表演,包含AKB48 Team TP、極光REVONTULET、Ani-mode DJ團隊等超過15組卡司,從感動人心的動漫主題曲到熱血沸騰的現場打Call(編按:粉絲表達支持與加油,屬於應援文化之一。),讓動漫不只是故事,更是一場可以一起唱、一起跳的青春現場!
張晏榕觀察,台灣動漫產業正在往好的方向走,近年已開始重視IP發展,概念慢慢普及,政府思維也與時俱進他也期待透過新竹國際動漫節這樣的展會,能讓漫畫、動畫、IP經紀之間互相幫忙,產生更多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