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16:55 臺北時間

「章魚腳上有藍圈」他吃芥末章魚秒奔急診 毒素無藥可解恐奪命!專家曝存活關鍵

mm-logo
時事
「藍環章魚」外觀特徵為鮮明藍色環紋,毒性極強,切勿誤食。(農業部提供)
「藍環章魚」外觀特徵為鮮明藍色環紋,毒性極強,切勿誤食。(農業部提供)
嚇到催吐、急診報到!一名男子日前在食用市售芥末章魚時,竟驚見章魚腳上出現「藍環章魚」特有的藍色環狀花紋,嚇得立刻催吐並衝往急診求助。毒物專家提醒,藍環章魚含劇毒河豚毒素,進入口中恐致命,且無藥可解!面對這類潛在毒物,千萬別輕忽,更不要相信「喝牛奶解毒」等網路偏方。
這名高雄男子在家享用芥末章魚時,突然發現章魚腳上竟有類似藍環章魚的藍色環狀斑紋,擔心自己誤食劇毒海鮮,緊急催吐後直奔醫院急診。
20250710edi019
高雄男子吃芥末章魚驚見「藍紋章魚腳」,緊急送醫檢查。(翻攝自爆廢公社公開版)
雖然檢查後未出現明顯不適,但醫師仍提醒,若真為藍環章魚,毒性極強,症狀可能在數十分鐘至數小時內爆發,包括嘴唇麻木、吞嚥困難甚至呼吸衰竭。
河豚毒素無色無味、加熱無效,一旦發作恐致命!台北榮總臨床毒物專家楊振昌指出,藍環章魚所含毒素屬於河豚毒素,對神經系統攻擊力極強,一旦進入口中,最快15分鐘內就會發作,最遲不超過幾個小時。
毒素無色無味,且「高溫也殺不死」,一旦中毒,最怕的是呼吸麻痺,若未及時插管處理,恐有生命危險。且由於目前無特效解毒藥物,只能靠病人撐過毒性高峰期,醫師表示:「能撐過前24小時,大多有機會完全康復。」因此誤食後持續觀察症狀變化至關重要,絕不能掉以輕心。
20250710edi019
河豚毒素高溫也殺不死,一旦中毒恐致命。(農業部提供)
台灣案例上升中!楊振昌指出,藍環章魚原本主要出現在澳洲、日本沿海,台灣過去並不常見。但近年來國內通報數量增加,懷疑可能與海洋暖化導致生態鏈改變有關。他呼籲民眾,切勿購買或食用來路不明的海鮮,尤其是外觀有鮮明藍色環紋的章魚或海洋生物,更要提高警覺。
然而,不少網友誤信網路流傳偏方,例如「喝牛奶解河豚毒」,但楊振昌嚴正駁斥,這類說法完全沒有醫學根據,只會延誤治療。他強調,一旦懷疑食物中毒,應立即就醫,儘快進行症狀監控與支持性治療,不可寄望任何偏方。
更新時間|2025.07.10 16:5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