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半導體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完整呈現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歷史;在1976年,邱羅火正是被派往美國RCA的19位年輕工程師之一,經歷了跨時代努力打造護國群山,終於全世界的電腦、手機與AI應用,背後都有台灣晶片的影子,這個僅占全球陸地萬分之二的小島,卻掌握著影響全球的核心技術。現年78歲的邱羅火回首過去一甲子歲月,滿足地說:「這一生我覺得一路走來很驕傲!」
在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的眼中,學長「老邱」就讀交大期間,就是同學們口中的「傳奇」人物;邱羅火在擔任宿舍伙食委員時,負責採購工作,為了讓同學們吃到便宜又營養的伙食,一律公開招標,並親自到市場找便宜又新鮮的食材,讓學生吃到豐富的餐點。「老邱對經營管理和成本控管很有一套,住宿生常常還有『五人一雞』的加菜福利,在那個臺灣經濟環境艱困的年代,這個『小確幸』真的讓人回味無窮。」

宣明智表示,與邱羅火不只是校友,也是高爾夫球友,更是商場上的戰友,宣明智指出,老邱在成立創投基金、事業有成之後,熱心公益、回饋社會,包括「交大創投」每年收取管理費收入的一半捐贈給交大校友會,長達十多年。邱羅火也與股東湯國基先生共同創立台北市盲人教育協會,邱羅火負責捐款以及募款工作,持續十年之久。邱羅火同時也擔任交大校友會之理事長及總會長7年,擔任輔導會長6年,前後共計13年,懷著感恩之心,對學校人才栽培,不遺餘力。
宣明智感嘆,台灣第一批赴美國RCA的19位工程師,邱羅火正是其中之一;當年28歲的青年,如今已經78歲,邱羅火陸續在工研院參加各項科技引進計畫,是國家標準實驗室的創辦人,於1989年轉入創投界,投資400多家公司,對科技界、產業界貢獻良多。
在宣明智的眼中,老邱把客家人「硬頸」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從擔任交大宿舍伙委,到後來參加積體電路引進、電腦發展、建立國家標準實驗室等國家計畫,他都是一路埋頭苦幹,愈不被看好的事情愈努力做到最好。老邱完整見證了這些國家級大型計畫主導台灣40多年產業經濟的發展歷程,也因為有老邱和所有種子團隊的無私奉獻,今天台灣才能享受豐盛的經濟果實。」
「我所認識的邱羅火,令人欽佩。」宣明智表示,邱羅火的處世態度「認真努力,行事低調,一切都以國家社會股東為重。」盛讚老邱自身非常勤儉,在團隊當中不居功,即使主管犯錯,他也一肩扛起,是個有擔當、有抱負的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