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指出,內政及族群委員會於7月3日通過調查委員就新竹縣「豐采520」建案所提調查報告及糾正案,認定新竹縣政府在處理該建案之都市計畫變更、施工管理、公安維護及建照變更審核等多個環節,均存在嚴重瑕疵,不僅損及政府公信與市場公平性,更對公共安全構成實質威脅,核有重大違失,爰依法提案糾正新竹縣政府,並函請行政院轉飭所屬確實檢討改善。
監察院說明,該案糾正理由包含標售後放寬用途限制,嚴重斲傷政府公信力;都市計畫審議程序與實體均有重大瑕疵;施工監督管理機制失能,公安維護嚴重怠失;結構安全與損鄰處理疑慮未清,雖已復工仍應檢討;建照變更幅度等同新案,率用舊函釋規避新法規。
「制度、法規若不完善,責任不只是要解釋,更要改革」,楊文科昨天透過臉書說。關於「豐采520」建案,監察院提出糾正,自己和縣府團隊會全盤面對,配合各項檢視與討論,「但我要說得更清楚,只要制度、法規不完善,這類的爭議,就永遠不會是最後一次」。
楊文科說,這個案子從2007年發照,到今天已經跨3任縣長,每一步都是依據當時的法令與行政程序來辦,但若是這些制度不清不楚,反讓第一線依法辦事的公務員被誤會、被懷疑,那自己說句公道話,「這不是正義,這是冤枉」。
「依法辦事,卻被說成圖利廠商,我無法接受」,楊文科表示,監察院提出的每一項意見,都願意誠心檢視,也能理解社會期待更高的標準,但自己不能接受,縣府團隊照程序走、照規矩辦,卻被懷疑為廠商量身打造,甚至說難脫圖利之嫌,這對每一位兢兢業業的公務同仁,都是沉重的打擊。
楊文科認為,如果制度真的有問題,那就來完善法規,但若是把所有依法辦事的努力,一句話打成黑箱圖利,那是在寒了多少第一線公務員的心?「一起爭議案,很容易被簡化成攻擊誰、扯下誰,但我希望,我們可以回到制度來討論,回到事實來檢視,因為只有這樣,才是對人民真正的負責」。
★《鏡週刊》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