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06:28 臺北時間

限貸令亂象3/限貸令引爆建商金流危機 專家示警:爛尾樓恐掀骨牌效應

mm-logo
財經理財
全台傳出零星爛尾災情,專家擔憂會出現骨牌效應。圖為花蓮預售屋「綠野仙蹤」。(翻攝自花蓮網路租屋售屋社群臉書粉專)
全台傳出零星爛尾災情,專家擔憂會出現骨牌效應。圖為花蓮預售屋「綠野仙蹤」。(翻攝自花蓮網路租屋售屋社群臉書粉專)
金龍海嘯重挫房市,交易量大幅銳減,建商資金緊縮疑慮再起;今年以來,嘉義、花蓮驚爆爛尾,全台零星個案不斷傳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依舊緊掐建商資金命脈,專家擔心,爛尾恐如骨牌效應從二線城市延燒到都會區,而受傷最深的還是買方。
第七波信用管制(限貸令)一刀開鍘,直接衝擊準備交屋的民眾。而這把火也燒到建商,今年以來房市陸續驚爆爛尾樓,日前北部一家40年甲級營造廠傳出財務危機,旗下10多處工地進度喊停;花蓮預售屋「綠野仙蹤」建商在交屋前夕落跑,一度無法交屋,據悉,原建商2年前已資金緊張,今年碰上限貸令,更是直接被出局。
搶貸風暴未完,建商出現零星爛尾,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認為是一大警訊,「一旦建商資金斷鏈,爛尾樓和消費糾紛會越來越多,受害的仍是民眾。」他提醒,要是信用管制不鬆綁,依舊緊掐建商金流,爛尾樓效應恐從二線城市延燒到都會區,屆時無論是產業界或消費者,都會受傷。
李同榮強調,應以歷史為鑑,1995年到2001年的逾放比(銀行逾期未還款貸款金額占銀行總放款金額比例,被視為觀察貸款人繳款的穩定度)在短時間內急遽上升近5%,「就像摩爾定律(Moore's law)產生的骨牌效應,只要出現一間爛尾樓,後面就有連鎖反應,等市場購屋信心下滑,房子賣不掉,大建商也受不了。」
他提醒,這次「金龍海嘯」應不至於這麼慘烈,只是未來幾年經濟景氣不明,要特別小心建商資金斷鏈,避免房價從緩跌變暴跌,「5月底國銀逾放比為0.16%,政府認為在相對安全水位,沒有警覺。」
其實建商無法如期完工或停工,受害最深的仍是民眾。對此,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指出,爛尾樓影響層面廣泛,而依照過往經驗,最倒楣的都是消費者,「無論是建商宣告破產或後續賠償順位,最不利的仍是弱勢買方,這十幾年來,沒有例外。」
更新時間|2025.08.04 06: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