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個月來,「凃俊光」3個字突然在國內半導體業爆紅。因為短短不到2個月時間,身為本土遊戲界一方之霸的他,竟成為國內2家半導體公司——揚智與台灣光罩的董事長。「市場都說我手中拿了一副爛牌,但我覺得這2家公司都是很有潛力的寶山,只是需要有人來改變他們。」7月底,在北市敦化南路大宇集團總部的會議室裡,西裝筆挺的大宇資訊(簡稱大宇資)集團董座凃俊光,面對本刊專訪的犀利提問,依舊不慌不忙。
6月底,老牌IC設計廠揚智改選,才剛入股沒多久的凃俊光就接下董座,16天後,曾掌控揚智多年的副董梁厚誼辭任,揚智正式進入大宇資時代。2天後,大宇資又參與只比護國神山台積電晚一年成立的台灣光罩私募案,成為持股2成的最大股東,8月初,凃俊光再接下光罩董座。「玩半導體不是玩遊戲,David(凃俊光)真的越玩越大。」一位資深科技業人士驚訝地說。

外界相當好奇,當年因喜歡玩遊戲,才買了虧損累累的大宇資,現在又出手進軍技術門檻超高的半導體業,凃俊光究竟在想什麼?「大宇資集團接下來如果要立根,脫離不了半導體!」凃俊光豪氣地說:「光罩和揚智剛好市值掉到夠低,又是台灣半導體製造關鍵產業,所以我們就鼓起勇氣接下來了。」
面對外界質疑2件投資是場豪賭,凃俊光並不以為然,他以過往經歷為例表示:「拿到爛牌我也不怕,像接手大宇資前,它就連虧11年,但從2014年我接手大宇資到現在,只有2年不賺錢。買合正(上櫃公司)和安瑞也都是虧損,安瑞接手前連虧6年,全達以前也是賠錢貨,但現在合正一年可賺2億到3億元,全達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也都獲利,安瑞上半年虧損大幅縮減,今年要賺錢也不是太大問題。」凃俊光一邊細數自己投資的公司盈虧狀態,一邊開玩笑地說。
談起投資2家自己全然不懂的半導體公司,凃俊光馬上正色地說:「其實揚智跟光罩的公司體質都不錯,但千萬不要坐在寶山上,讓自己給餓死。」根據他的觀察,揚智是國內少數具有開發ASIC(特殊應用晶片)的IC設計公司,「光在傳統機上盒晶片市場就有6成市占率,目前手中有數百個IP(智財權),這些都是寶。更別說台灣光罩是國內僅有的光罩公司,在美中對抗下,非中陣營要找光罩廠,不找我們要找誰?」凃俊光馬上就點出2家公司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