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菲回憶道,在她的職業生涯中,有一段長時間將戴資穎視為目標。作為對手,戴資穎的球商高、能力出眾、技術近乎完美,打法獨樹一格,尤其在關鍵分的處理上非常冷靜。正是這樣的對手,成為她訓練中的動力。陳雨菲坦言:「一開始,我總是很難贏她,後來才慢慢突破一次、兩次。直到東京奧運會,我們在決賽相遇,雙方拚盡全力,最終我戰勝了她。」
除了競爭,陳雨菲也感受到戴資穎的溫暖與支持。她回憶,在去年巴黎奧運會後,她很久未登入社交媒體,首次打開時意外收到戴資穎很長一篇私訊。戴資穎寫道,她無法想像陳雨菲承受了多大的壓力與期望,希望她能卸下重擔,保持快樂與健康,無論未來是否回到賽場都祝福她。陳雨菲感動地表示:「我沒想過,曾經我最大的對手、最難纏的對手會給我發來這樣的訊息。我也真的開始明白她對我的意義。如果說,有一個人成就了我,讓我變成今天的陳雨菲,那一定是戴資穎。」
陳雨菲強調,與戴資穎的競爭不僅是比賽,更是一種成長的動力。正是因為有像戴資穎這樣優秀的對手,她才能在平日的訓練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突破自我。這段競爭,也讓她體會到職業生涯中互相成就的價值:「賽場上始終是我和對手兩個人在打,不論結果如何,我們都在互相成就,讓彼此變得更優秀。」
除了戴資穎,陳雨菲也談到其他女單F4選手。她表示,韓國選手安洗瑩一直是她珍惜的對手,「安洗瑩野心很大,求勝欲望強烈,她總是在巔峰狀態下仍不斷進步,每次交手都能感受到她的新突破,這也是促使我進步的動力。」陳雨菲提到,兩人在比賽結束後會互相關心、問候彼此,展現出競爭之外的尊重與情誼。
此外,日本選手山口茜在比賽中也會關心陳雨菲的傷情,展現運動員之間對健康的重視。陳雨菲說:「作為運動員,輸贏固然重要,但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受傷,無論是自己還是對手。」
陳雨菲總結道,這些優秀的對手,不論是戴資穎、安洗瑩還是山口茜,都在她的職業生涯中起到激勵作用,讓她在競爭中不斷成長、追求更高目標,也讓她對羽毛球運動充滿熱情與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