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分享,有次問阿伯吃飯了嗎?阿伯竟回:「我都做完事情才吃飯,這是做人的本分!」讓人深深敬佩,他是一個這麼有原則的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阿伯撿回收從不缺席,連要去白沙屯媽媽祖遶境,他都會特別來跟請假幾天。直到今年9月中旬,阿伯突然缺席了,一股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頭,經詢問里長,得知阿伯在整理回收時突然身體不適,心肌梗塞過世了!
聽聞噩耗,店家久久不能自己,也了解因阿伯獨居,自己並非親屬,沒辦法為阿伯辦後事。雖然里長、警察局、社會局積極聯繫協助,但礙於法律程序,必須由直系親屬出面,最後雖然找到一位阿伯的親人,但當事人卻不願認領大體及簽署喪葬委託書,導致遺體冰存25天才出殯。辛酸的過程,讓2.8萬名網友感到難過,痛心!
關心此案的高雄市議員鄭孟洳,於10月底在議會質詢時指出,獨居長者「孤獨死」的案例越來越多,衍生許多後事及尊嚴問題。依現行法令,民眾往生後須由直系親屬簽名才能辦後事,否則需在戶籍地公告25天後無人認領,才能由殯葬處協助處置。反觀日本,經濟弱勢的獨居長者亡故後,是由地方政府與殯葬公司簽約協助安排,兩者狀況大不同。
鄭孟洳指出,高雄可以借鏡日本,由社會局與民政局合作,推動「預立遺囑」,她也提醒,即使長者生前已立遺囑,但依殯葬程序仍須由親屬檢附死亡證明等文件才能辦,否則只能以無名屍處置,這些法令必須一併檢討。社會局長蔡宛芬表示,將邀民政局、法制局跨局處調整法規,並廣納專家意見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