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永擎上市業績發表會前4個小時,時逢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全台大暴雨,近期關心花蓮光復災情復原進度的童子賢,帶著永擎董事長許隆倫、總經理沙韋旭與核心團隊,在和碩總公司一樓大會議室接受本刊訪問。談起對金孫永擎的期許,童子賢笑著對團隊說:「希望你(永擎)比阿公(和碩)強。」

談起AI帶來的大商機,童子賢眼中閃爍著期待,他認為:「AI如同當年的網際網路(Internet),會浸潤萬物(終端產品),也將照耀萬物。」由於手持裝置發展已接近飽和,而手持裝置都會連到雲端,構成一個複雜的生態系。但他也直言:「如果『雲端』沒有智慧型手機,也不可能引爆這一波的AI應用。」
「未來從家裡的遙控器到辦公室的Workstation(工作站),如果不結合AI來發揮,那就弱掉了。」他打趣說道。
近期包括OpenAI與輝達、超微啟動AI投資永動機,加上Google、Meta等美國雲端四雄積極加碼投資AI,動輒千億美元起跳。童子賢直言:「這是一場全球大規模的AI陣地戰,可以想成是巨頭們的Normandie(諾曼第)登陸(指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搶灘登陸戰),大家都搶著在全球建構陣地戰所需要的基礎設施。而台灣(產業)擅長提供軍火,正是我們的機會。」
現在預測未來AI商機都是以上兆美元計算,也引發許多人憂心AI泡沫化,童子賢卻一點都不擔心,他分析:「AI浪潮跟網路年代有點不一樣,網路年代是大航海年代,當時沒人有信心,會一直質疑怎麼還沒看到陸地,但到AI年代,基於網路探索的經驗,大家有信心多了。」
至於AI榮景可以維持多久?他則是評估:「可以預見未來5到7年AI都會很旺。」原因是除了雲端大咖外,還有更多企業想靠AI來提升生產力與競爭力。更何況越來越多國家「把AI算力視為國力」,新興的主權AI需求也會帶動另一波基建風。「AI市場還很大,不管是和碩、永擎,人人都有機會。」童子賢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