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8 18:02 臺北時間

同一路線價差70元!手機「電量越低叫Uber越貴」是真的嗎 司機曝真正原因

mm-logo
時事
網傳同一地點叫Uber,低電量手機竟貴上70元,引爆平台演算法疑雲。(示意圖/pexels)
網傳同一地點叫Uber,低電量手機竟貴上70元,引爆平台演算法疑雲。(示意圖/pexels)
「手機快沒電,叫車會變貴嗎?」近期網路瘋傳一段「低電量=車資暴漲」的都市傳說,引發大量Uber、叫車平台使用者討論。不少網友實測後驚呼,價格竟然差出一大截。究竟費用是被電量操控,還是背後另有關鍵變因?實際測試發現,同樣路線、不同手機電量,價格真的不一樣。

低電量叫Uber「真的貴?」同地點叫車價差70元

根據《東森新聞》報導,兩支皆為iPhone、但電量截然不同的手機,從台北忠孝西路叫車到大直,結果價格呈現明顯落差:高電量iPhone(90%):約262元;低電量 iPhone(不到 10%):瞬間變成332元,整整多出70元。
不少使用者看完測試後傻眼,直呼彷彿在「趁快沒電的人賺一筆」。

手機電量真的會影響叫車費用嗎?「系統差異」有玄機?

網路上另一種說法更引發討論:「Android手機比iPhone叫車還便宜」。實測同樣路線、同時間叫車,Android竟然便宜27元。網友討論熱烈,不少人表示與朋友出門時,都會找「那位最便宜的手機」來叫車。

司機揭密:費用差異其實與「這件事」更有關

部分平台司機分享,車資並非由手機電量或作業系統決定,而是與「叫車時點」相關。
司機解釋,同一地點,「後叫的人會比較貴」,因為前一筆叫車會把該地點變成熱區,後面叫的就會被算進「需求上升」價格。
也就是說,價格跳動多半與「熱點需求、供需比、定位準確度」有關,而不是手機狀態。

是APP演算法?還是定位誤差? 3C達人解析原因

3C達人歐哥指出,APP的動態費率主要來自演算法變動。可能造成費用差異的因素包含:低電量時定位可能偏移、APP重新刷新位置導致距離重新計算,以及手機定位精準度不同,產生不同起點。
歐哥強調,若定位與實際位置有落差,車資自然不同,但不能直接推論「低電量=價格變貴」。

叫車平台如何回應?

平台表示,車資計算基礎為「乘車距離、行駛時間、當地需求量(動態費率)」,並未以手機電量、系統類型作為費用依據。不過專家也提醒,用戶在按下「確認叫車」前,可和同行者多方比價,避免不必要的額外支出。
更新時間|2025.11.28 18:02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