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 中央銀行今天(18日)舉行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全體理事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2%、2.375%及4.25%。此一決策主要是考量國內經濟成長穩健、通膨壓力溫和可控,審慎應對美國關稅政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分歧等全球不確定性因素。
Fed降息、歐央和日央暫停調製
央行指出,從今年6月前一次理事會以來,全球經濟受惠於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趨緩,製造業景氣略有回升,國際機構也上修全年經濟成長預測。但世界各國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步調不一,美國聯準會(Fed)重啟降息,但歐洲央行(ECB)和日本央行(BoJ)暫停調整,增添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性。
回看國內,台灣經濟表現強勁,上半年經濟成長率達6.75%,優於預期。主要動能來自於人工智慧(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帶動出口與民間投資大幅成長。
央行預測,今年(2025)全年經濟成長率可達4.55%,但由於2026年面臨基期較高及美國關稅影響,成長力道預期將趨緩至2.68%。
在物價方面,近月雖因天候因素導致部分食物類價格上漲,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回升,但央行預估今年全年CPI年增率為1.75%,將低於去年的2.18%,並預期明年將持續降至1.66%,顯示通膨壓力溫和。
維持利率有助經濟穩健發展
央行理事會認為,儘管國內經濟穩健成長,但全球經濟前景仍充滿挑戰。除了美國關稅政策的後續發展外,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動向、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地緣政治衝突與氣候變遷等,都可能對國內經濟金融造成影響。
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有助於為整體經濟提供一個穩定且可預測的環境,讓企業與家庭能更好地應對外部變數,進而促進經濟的穩健發展。
房市信用管制持續發酵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公開喊話,希望金融業「水龍頭開大點」,行政院院會隨後拍板,將「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也就是俗稱的「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市場認為,金管會已經調整,接下來壓力將落到央行頭上。
但央行今天維持立場,並未鬆綁房市管制,強調將持續關注不動產信用資源,是否過度流向不動產。央行指出,從去年8月實施道德勸說、9月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以來,已有效引導信用資源,流向無自用住宅者購屋、都市更新、危老重建及社會住宅等政策性用途。
央行聲明,相關措施已使房價漲勢趨緩,房市交易持續降溫,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也從去年高點緩步下降,顯示管制措施成效顯著。
未來,央行將繼續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適時調整貨幣政策,以達成物價穩定、金融穩定,並協助經濟發展的法定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