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或升二擇一 揮別高階白領
Chloe與我每次見面,皆著T恤、瑜伽褲,摩托車是她最常的代步工具。除了掛在肩頭的瑜伽墊,她手上總拎著大小環保袋,拖著行李箱,裝滿繪本、玩具、教具。新冠疫情爆發前,她懷孕3個月,結束多年外派職涯,回台北辦公室任職並待產。
「我先生一輩子都在新竹,一路念竹中、交大,念完進竹科。」與多數從外地來的竹科媽媽們不同, Chloe育兒一直有強大後援。在不同國家讀書、工作後,她之所以願意產後定居新竹,是因先生原生家庭就在新竹,孩子的阿公阿嬤和姑姑都是好幫手。另一原因,她曾和先生討論,先生是否考慮找國外工作?但先生任職研發部門,重心多在台灣,出了國,可能無法找到更好的工作。
她與先生遠距戀愛多年後,成了遠距夫妻。生完第一胎後,完全沒餵母乳,連育嬰假都沒請,立刻返回職場,通勤新竹、台北。為了工作,她甚至偶爾缺席孩子成長,「剛開始,我每天趕高鐵通勤,先從我家搭計程車去竹北的高鐵站,換高鐵到台北,再搭捷運去公司。但有時加班到太晚,高鐵沒班次,我就在公司旁租套房,加班完就睡台北。孩子白天在褓母家,下班後,阿公阿嬤會幫忙接孩子,我先生下班再換手。」
這一年, Chloe在公司任職近十年,與她同年進公司的同梯,輪調上海、廣州、深圳、新加坡、菲律賓,都已再上一階。她回台灣生活,產後立刻復工,卻面臨升遷職位僧多粥少,「懷孕的時候,我在上海已經是ready to promote(即將升遷)狀態;如果我留在亞洲區總部,升遷機會就很大。但是,回台灣,往上升的職缺就是很少。」當時,甚至公司有聲音說:「Chloe,妳生了小孩,work life balance(兼顧工作與生活)很重要啊!」她覺得很受傷,「work life balance重不重要?那該由我決定。我現在就想全力衝刺事業,不行嗎?」
在熱愛的公司服務近十年後,Chloe遞出辭呈。離職那天,曾並肩作戰的同事哭了,她也傷心不捨。父母擔心她的未來,同事惋惜她的選擇,竹科新認識的鄰居、婆婆媽媽、兒童律動教室的媽媽朋友們,都勸她趕緊結束無業狀態,「她們說,女人一定要有經濟能力,才活得有底氣啊!」
但她認為,這是一次勇敢的選擇。事實上,辭職後,她和老公仍共同負擔家中開銷,她也沒向老公拿錢,「工作10年,我靠著積蓄、理財,一直都有被動收入。」

然而,不工作的她閒不下來。不用上班後的某日,她帶2歲孩子去聽由一群全職媽媽成立的「新竹母語囡仔窟」活動,愈發著迷。漸漸地,這個媽媽介紹那個媽媽,這個團體連結那個團體,家長們得知Chloe有財務背景,又有瑜伽老師證照,鼓勵她開設「幼幼理財課程」講座與「台語親子瑜伽課」。她從教案開始寫起,每次開課完都寫檢討筆記存檔,如今她已是新竹市文化局補助的培育台語家庭計畫講師之一,常受邀開設講座或課程。
一驗出兩條線 立刻去搶褓母
與過去任職外商分析師時期相比,當講師開課,收入大概連她過去薪資零頭都不到。以往Chloe隨時能買張機票,飛到任何想去的國家度假;如今,就連開課需使用的教材、道具,除了手作,大多購自蝦皮,她已習慣多方比價,精打細算。「我過年包紅包給爸媽,他們拿去買樂透,我覺得有點浪費。我開玩笑說:『你們不知道我出來打工嗎?我現在連想買一支無線麥克風,都要想很久欸。』」但她寧願過這樣的生活,「收入的不確定性,換來生活的彈性,我覺得,這是個意外的禮物。」「有時候大家覺得我瘋了,但我真的超愛現在的工作型態和家庭生活。」
Chloe說,先生原以為她很快會重返職場,但是她沒有。疫情後,她產下第二胎,「我才剛驗出兩條線,隔天馬上去搶褓母。其他縣市都在少子化,只有新竹月子中心、托兒托嬰、幼兒園一直開,但大家還是怕搶不到。有些人很擔心,孩子會不會連學區內的公立小學都排不到?」
她逐漸明白竹科父母普遍的焦慮狀態,「新的家庭一直進來,但建設還沒有跟上。在新竹,爸媽教育程度的同質性也較高,許多人可能都是靠教育翻身,所以爸媽們對下一代的教育也很追求。」

「不過,我並不打算富養小孩,也不打算讓他們去念私立學校。」 Chloe畢業於商學院、長年和數字打交道,但她卻說:「有些東西可以用數字衡量,但人生最珍貴的東西,無法用錢或任何數字來衡量,比如:快樂、人生價值、小家庭的幸福感、小孩和阿公阿嬤相處的時間,以及一家人能夠天天一起吃晚餐。」
「我跟小孩說,理財有複利的概念,其實人生的快樂也一樣。我要為孩子做些快樂的事,慢慢累積那些幸福的記憶。我不想要死掉以後,墓誌銘上只有一排字:Chloe,某企業高層(財務長)。」
家庭為先之後 還想更多可能
「我希望我人生還有多一點的冒險。」她是很願意試錯的。2024年11月,我們來到她為「新竹母語囡仔窟」開設的全台語親子瑜伽課程,這天好幾組家庭感染諾羅病毒,無法前來,人手不足,她自己身兼瑜伽老師、會計、紀錄、攝影、搬運工,照常開課。她為每個孩子製作入場券,活動主題是「非洲夜未眠」,用台語唸繪本、做完瑜伽後,她規劃了一場螢光派對,邀請親子一同將螢光棒黏貼上身,預期燈光一關,滿室燦爛螢光,大家會「哇」地讚嘆。

沒想到,燈光一暗,立刻有孩子「哇」地被嚇哭了,幾個孩子接連哭嚎,場面失控。一片混亂之際,場館人員開門趕人,頻頻催促:「媽媽,妳們超時了。」
「馬上就好。」 Chloe一邊安撫孩子,一邊恢復場地,還要做ending,乍看有些狼狽。但她說,所有突發狀況都是經驗累積,回家寫檢討報告給自己,記下學齡前兒童不適合玩螢光棒,因為他們怕黑。
「如果我留在前公司、爬到很高位置、賺超多錢,視野和格局都會更開闊,那當然是會有爽感啦!」平行時空裡,如果Chloe當初沒有辭職,以年資和績效推算,她可能正在準備接任高階財務經理。但她說,完全不後悔離職,如今她對工作持開放態度,未來的夢幻工作,是可以擁有寒暑假的工作,讓她有更多時間陪家人,「放棄我本來的工作,我並沒有覺得很可惜。如果沒有這個轉身,我不會發現,原來人生還有更多可能。我現在的生活,也是另一種爽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