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15:22 臺北時間

你收過陌生人的AirDrop嗎? 《無線殺機》導演用手機點開步步驚魂

mm-logo
娛樂
《無線殺機》聚焦在單親媽媽薇拉,終於再次展開約會,手機卻不斷收到陌生人威嚇的哏圖,究竟是誰躲在幕後策劃這場陰謀。(UIP提供)
《無線殺機》聚焦在單親媽媽薇拉,終於再次展開約會,手機卻不斷收到陌生人威嚇的哏圖,究竟是誰躲在幕後策劃這場陰謀。(UIP提供)
驚悚片《無線殺機》(Drop)在今年西南偏南(SXSW)影展首映,馬上口碑爆棚,所有觀眾都一致同意,這可能是最具希區考克精神的當代驚悚片,完全反應出時下社會的縮影,一如《後窗》《電話謀殺案》那樣。因為《無線殺機》故事也只有在現代才能成立,那就是每支iPhone都有的AirDrop功能。
蘋果發明的AirDrop,原意是讓iPhone用戶可以在無網路的狀況下,以藍牙互相傳遞檔案,通常都是照片。後來漸漸衍生出搭訕的功能,用戶會傳遞圖檔、哏圖,像是很多人搭飛機時因為不能上網,就濫用AirDrop隨意發送哏圖,利用圖檔來跟陌生人搭訕聊天。後來也有人以此功能發送下體的不雅照,結果被移送法辦。
《無線殺機》的創意,一開始就是製片在度假時,收到陌生人的AirDrop,裡頭是搭訕的哏圖,後來忍不住想到,如果收到的不是這種哏圖,是恐嚇訊息呢?導演克里斯多福藍登(Christopher Landon)提到,當他收到劇本時,一口氣就在一個小時內看完了,馬上回覆製片說:「這劇本有哏,真的很特別!」
他提到2007年曾寫過《恐怖社區》(Disturbia)的劇本,那就向希區考克的《後窗》致敬,但又混雜了約翰休斯(John Hughes)青少年電影的特色,「《無線殺機》對我而言就像是一種進化—在拍了很多聚焦青少年的電影後,能夠處理一些比較成熟、成人的題材,讓我覺得很不錯。」
20250409ent011 (2)_2025-04-09.jpg
導演克里斯多福藍登(左)與梅根費伊(右)。(UIP提供)
故事透過單親媽媽薇拉,終於鼓起勇氣再次面對愛情。她接受了約會邀請,內心很緊張,因為她有一段黑暗的過去,遭受前任伴侶的嚴重虐待。「但她還是勇敢地踏出這一步。她一開始看起來像是重拾自信的堅強女性,隨著夜晚的進展,我們開始看到兩個層面:一是她其實沒有那麼堅強,內心的創傷正在浮現;二是當她深入挖掘時,她展現出自己都沒發現的巨大力量。」克里斯多福提到全片的轉折關鍵,就在薇拉承自己曾無法保護兒子,「但最後她決定不惜一切去完成。所以我很喜歡薇拉的角色弧線—她既脆弱又真實,最終成為無比堅強的女性,令人感動又滿足。」
《無線殺機》的劇情讓人覺得相當寫實,特別是劇中人所處的情境,拿著手機卻一直收到不請自來的AirDrop,被逼著不得不屈服,走上未知的狂暴之路。克里斯多福藍登說,「這探討我們這個充滿網路暴力的時代。我在拍片前也親身經歷過網路攻擊,被一群素未謀面的人針對,那種感覺真的很恐怖也很不真實。看不見的人透過手機騷擾、折磨你,這是現代人幾乎都經歷過的事—無論是社群媒體上的惡意留言,還是來自前任情人的糾纏。觀眾對電影這類主題有著強烈的共鳴,而當這個構想最後被推到極致,成為一場完全的惡夢。」
為了表現出薇拉內心世界,《無線殺機》在布景上也反應了她的脆弱與黑暗,克里斯多福:「我想讓她感覺被關在籠子裡,從餐廳的美術設計就能看出—觀眾會發現到許多金色欄杆圍繞在餐廳各處,象徵『鍍金的牢籠』。那個神秘人掌控所有的監視攝影機,甚至在餐廳各處安裝了麥克風:公共區域、女廁、她的座位…她無處可逃,也無法向外求援。所以她必須發揮極度創意,設法尋求幫助。」當然電影也充滿許多反轉與驚喜,他說,「在電影院聽到大家一同驚呼、揣測謎底,是無可取代的感受。」
更新時間|2025.04.09 15:22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