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12:18 臺北時間

今年「第1號颱風」恐生成 專家曝預測路徑

mm-logo
時事
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菲律賓外海的熱帶擾動99W,後續有機會再發展熱帶性低氣壓,甚至可能成為今年的第1號颱風。(翻攝自中央氣象署官網)
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菲律賓外海的熱帶擾動99W,後續有機會再發展熱帶性低氣壓,甚至可能成為今年的第1號颱風。(翻攝自中央氣象署官網)
今年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第1個颱風恐將生成!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菲律賓外海的熱帶擾動99W,後續有機會再發展熱帶性低氣壓,甚至可能成為今年的第1號颱風,但各國模式仍在調整,預報變數大。
林得恩今(28日)於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以「99W,趕在梅雨季來報到!」微提發文指出,根據歐洲(ECMWF)最新系集數值模式模擬指出,原位於菲島東部外海的99W,後續有機會再發展成熱帶性低氣壓(TD),甚至成為今年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第1個颱風。
林得恩表示,模式結果顯示,99W在週四(5月1日)前後,強度就會繼續增強,後續將循環境駛流場導引,以拋物線方式遠離,並接近日本南方海域,目前初步評估,對台灣並無直接影響,但因時間尚久,不確定性高,加上各國模式正在調整,99W路徑預報也相當分歧。
20250428edi012
林得恩表示,今年第1號颱風恐將生成。(翻攝自臉書@林老師氣象站 )
臉書粉專「天氣風險」指出,明(29日)仍持續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水氣偏少的情況下,上午普遍事晴到多雲的天氣,下午則是山區附近要留意可能有局部午後陣雨,預估中南部山區會較易受到影響。類似的天氣可望持續到週三(30日),氣溫隨著東北季風減弱。
天氣風險表示,週四(5月1日)開始受到華南雲系東移影響、水氣再次增多,各地天氣轉多雲並有局部短暫雨,中北部不分時段或地區都有降雨機會,但仍是以山區附近比較明顯。南部、東半部受影響相對較小,以午後時段的山區附近才有較高的降雨機會。
週五(2日)至週末期間天氣仍不穩定,受水氣持續偏多及後續鋒面接近影響,各地都有短暫陣雨機會,對於降雨時間及地區會比較難事先掌握,但是山區午後雷陣雨的發生機會將提高許多,提醒大家如果有安排週末登山活動的話,務必持續注意天氣預報資訊。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昨(27日)16時許發文也提及,在菲律賓南方的熱帶擾動99W正在發展,「歐洲模式及美國全球模式均已有反應,有機會在未來幾天進一步增強為熱帶低壓,甚至成為今年首颱(機會中等)。」但目前路徑預測仍相當分歧。
更新時間|2025.04.28 12:1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