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們專訪睡眠職人吳家碩心理師,由他來為我們分享打造好眠環境的小撇步,他說:「想要一夜好眠,身體與大腦都需要準備好。空氣的潔淨與聲音的穩定,是容易被忽略的關鍵。」如何透過簡單的空間營造、睡前儀式,讓入睡變得更自然,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睡不著?可能不是你太焦慮,而是空氣和聲音出了問題!跟著心理師吳家碩練習4B睡前小儀式,搭配加強版的第5B「Blueair極淨光盾CP7i」,打造屬於你的安心入眠空氣環境。
過敏與噪音,是現代人睡不好的隱形敵人
「很多人以為是壓力讓自己睡不好,但其實環境因素常常被忽略。」吳家碩指出,PM2.5等空氣污染物會刺激呼吸道,導致鼻塞、咳嗽,影響夜間呼吸順暢度;而微弱但不規律的城市噪音,則容易引發無意識覺醒反應,打斷熟睡進程,發生「微醒」的狀態,也許自己不曾察覺,但還是造成休息不連續的事實,吳家碩說明:「就算你不覺得被吵醒,身體卻無法真正休息。」

睡前別急著躺平,從「風扇理論」找到正確節奏
許多人為了「把握睡覺時間」,一到就寢時間就匆忙關掉電燈、電視、電腦,立刻躺平準備睡覺。但吳家碩提醒,這種急就章的作法,反而容易造成失眠。他透過「風扇理論」來解釋睡前儀式的重要,「想像電風扇關機後,扇葉不會立刻停止旋轉,而是需要一段時間慢慢靜止,大腦和身體進入睡眠狀態,也需要緩衝適應的過程。」
即使表面上停止了活動,內在神經系統依舊在運作,猶如風扇馬達仍有餘熱。因此,他建議不要強求自己「說睡就睡」,而是應該養成良好的睡前習慣,等待睡意自然湧現,讓身體與大腦同步放慢節奏,才能真正迎來一夜好眠。
打造「好眠結界」,讓入睡變得更自然
吳家碩心理師分享實用的「4B睡前儀式」:Bath time(洗澡放鬆)、Break time(書寫煩惱)、Breath time(進行呼吸訓練)、Bed time(固定就寢時間),透過這個具儀式感的流程,幫助身體逐步進入放鬆狀態,讓睡意自然襲來。而環境中的細節同樣重要,包括白噪音的選擇、光源的調整,以及最常被忽略的空氣潔淨度,都是影響入睡效率與品質的關鍵。
其中不可忽視的是空氣的影響,「如果臥室裡的空氣品質不佳,即使完成放鬆程序,仍可能因為鼻塞、咳嗽而反覆醒來。」他提到,空氣中的過敏原,往往才是打斷熟睡的隱形元兇。
針對如何打造睡眠空間的潔淨環境,吳家碩心理師推薦來自瑞典的空氣清淨機品牌Blueair,該品牌曾做過測試統計,有94%使用者在使用Blueair空氣清淨機後覺得過敏相關的不舒服獲得明顯改善,進而提昇睡眠品質*「它優質的清淨效能,對於重視睡眠的族群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而近期在台灣上市的「極淨光盾CP7i」,搭載獨特HEPASilent Ultra™技術,25分鐘內就能淨化31坪空間,有效率提升環境空氣品質。

Blueair極淨光盾CP7i 以更輕柔的方式守護每一口呼吸
在運轉聲音的表現上,因為Blueair「極淨光盾CP7i」採用低風阻靜音HEPA濾網設計,相較一般HEPA濾網能更安靜運作,在運轉時僅24至26分貝,安靜程度接近耳語,特別符合吳家碩所強調的助眠條件,他分享:「理想的白噪音應該是規律、低分貝且低頻率,這樣才能幫助大腦進入穩定狀態。」Blueair的睡眠模式正好吻合這個標準,在潔淨空氣的同時,也提供最適合入眠的聲音環境,可以將Blueair「極淨光盾CP7i」視為強化4B誘眠法的秘密武器,以加強版的新4+1B誘眠法,幫助獲得更高品質的睡眠。
另外,Blueair「極淨光盾CP7i」的ECO模式在空氣品質良好時自動待機,兼顧省電與環保,符合現代人注重節能永續的觀念,專屬智慧APP運用地理圍欄技術,只要預先設定返家模式,在抵達家門前15分鐘清淨機就會自動開啟,讓屋主一進家門就享受被清新空氣圍繞的幸福感。
吳家碩分享,從調整作息、呼吸練習到環境管理,每一個小步驟,都是幫助身心慢慢走向深層休息的開始。而空氣,正是最重要也最常被忽略的一環,Blueair對環境品質的要求,即使在看不到的細節處也毫不馬虎,它搭載業界首創的手術室級紫藍光抑菌技術,高效抑滅菌,避免臭氧及二次汙染,讓家人呼吸更加安心,真正做到潔淨看得見,守護看不見的健康。

了解更多產品資訊:Blueair極淨光盾官方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