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Link Fusion的推出不僅代表輝達將持續深化其AI生態系的策略布局,也標誌著AI基礎設施即將邁入半客製化AI基礎建設的新里程碑。黃仁勳在演講中強調,AI不再只是晶片的競賽,而是整體系統的戰場,而NVLink Fusion正是為了協助企業和雲端業者建構符合自身需求、靈活可擴充的AI超級電腦所設計。
攤開NVLink Fusion的合作夥伴,ASIC指標性業者世芯、邁威爾(Marvell),與晶片大廠聯發科、AsteraLabs,能透過ASIC或希望有相關產品的CPU業者緊密合作;與此同時,富士通(Fujitsu)和高通(Qualcomm)也正在基於NVLink 技術開發其CPU,以融入輝達的生態系統。至於,益華電腦(Cadence)、新思(Synopsys)則已獲得輝達的IP授權,以便協助更多客戶將NVLink技術整合到他們的晶片設計中。
黃仁勳強調,當前AI基礎設施的建構極具挑戰,而關鍵的缺失在於高效能的互連技術。NVLink Fusion的目標正是彌補這一缺口,透過NVLink強大的擴展能力,助力客戶打造真正強大的半客製化的AI基礎建設。
黃仁勳指出,在純輝達平台中,客戶可以採用包括NVIDIA CPU、GPU、NVLink交換器以及Spectrum X或InfiniBand網路方案在內的完整端到端解決方案。
NVLink Fusion的核心價值在於其高度的互操作性,對於那些希望將輝達技術整合到自身生態系統中的CPU供應商,或是雲端業者自行開發ASIC(如Google TPU、AWS Trainium或其他類型加速器),NVLink Fusion則是為其開一扇窗。黃仁勳指出,輝達提供相關的IP,讓客戶能將NVLink技術整合其客製化ASIC中,使其能完美融入到輝達現有的AI超級電腦架構之中。
輝達此次推出的NVLink Fusion策略,可視為其鞏固AI基礎建設地位的關鍵一步。DIGITIMES分析師暨專案經理姚嘉洋分析,為了因應AI運算對高速傳輸的高度需求,並打破輝達在AI加速器市場的壟斷地位,包括英特爾(Intel)、超微(AMD)、臉書(Meta)及微軟(Microsoft)在內的多家科技巨頭,已聯手組成UALink聯盟,積極推廣新一代開放式傳輸介面UALink,試圖在AI資料中心市場另闢蹊徑。
面對這樣的產業挑戰,輝達也調整了過去相對封閉的策略。姚嘉洋指出,以往輝達的NVLink傳輸介面僅限於自家GPU產品的整合,若欲建構輝達的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幾乎必須全面採用其GPU與生態系。而此次NVLink Fusion的推出,則顯示輝達正採取更開放的策略,允許ASIC與CPU業者也能整合 NVLink介面,藉此擴大整體生態圈的影響力,鞏固既有的AI市佔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