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泰媒報導,主導寺廟運作的尼姑自2015年出家,過去曾擔任化妝品公司高層,並自稱經濟無虞。其後進入佛門,迅速掌控寺務,並與家族成員共同進駐寺內。
粉專指控,該寺擁有土地面積超過千萊(約160萬平方公尺),但部分土地並未登記於寺廟名下,而是註記在尼姑個人名下,疑似為「代持」寺產。面對外界質疑,尼姑表示目前僅持有6萊(約9,600平方公尺)土地,並已辦理捐贈寺廟程序,尚在過戶中。

財務方面更為可疑。根據揭露,每年寺廟功德收入近1億泰銖(約新台幣9,200萬),而捐款人名單多為寺內尼姑與工作人員,且大多無正職或營業登記,卻能每年捐出數百萬,引發「洗錢」疑雲。
此外,寺內曾投資建設多項高額工程,包括價值6億泰銖的佛塔與總計4億泰銖的2棟醫療大樓,合計10年間投入超過10億泰銖。對此,民間與宗教監管機構已開始關注資金來源是否合理及帳務是否透明。
目前,龍仔厝府佛教辦公室已展開初步調查,並確認寺廟地契由政府機構保管,寺方也定期報送財報。但外界呼籲,應深入追查資金來源與個人財產變動,才能回應社會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