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7月,挺罷各種跨域造勢活動紛紛登場,但一罷免幹部不諱言,若希望挺罷投票人數突破25%,除了宣傳造勢外,還相當倚賴挺罷的地方公職動員樁腳,尤其這次大罷免類似全國性選舉,特別需要有縣市層級選戰經驗的人來操盤。
「桃園群龍無首,從市長、議長到立委全部都是藍的,沒有有力人士操盤。」一名地方人士告訴本刊,全國各罷區中,新竹有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坐鎮、台中由有望代表民進黨參選2026市長選舉的民進黨立委何欣純負責、雲林前期有前立委蘇治芬大力護持、如今則交棒現任立委劉建國,最缺乏縣市長層級操盤手的就是桃園。

事實上,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因司法案件仍在審理中,低調沉潛,影響力不若在位時;而桃園兩名綠營前立委鄭運鵬、黃世杰如今都有其他職務在身,鄭運鵬重拾土木專業任中華顧問工程司董事長,且將轉任台灣世曦公司董座,黃世杰則回歸法律專業任法務部次長,兩人雖關心地方罷免情況,卻也不便高調大力協助。
桃園市議員許家睿分析,桃園目前分為熱區、冷區,熱區包括桃一牛煦庭、桃四萬美玲,整體投票率上看6成,挺罷票有望跨過25%,但反罷票可能也不少,需要催票總動員;冷區就如桃五呂玉玲、桃六邱若華,就看同意票有沒有過門檻。
桃園市議員魏筠坦言,桃園雖有20幾位黨籍議員,人數不少,但每個人都比較理解自己的選區、沒有大區域選戰經驗;縱使一些議員很熱心協助罷免,一旦跨出選區,可能就會覺得綁手綁腳。許家睿也說,罷免不像選舉,選舉會有候選人,團隊會主導所有活動,但罷免沒有候選人,每個罷區的生態結構差距甚大,很難有一條鞭的作法,只能罷團、議員、黨部各自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