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壓力讓「天然冷卻系統」失靈!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表示,精蟲生成最佳環境約在34℃,比人體核心體溫低2至4度。
睪丸本有多重散熱機制,包括提睪肌收縮、陰囊皮膚調節散熱、蔓狀靜脈叢「熱交換器」等,但在高溫壓力下全數失靈,賀爾蒙分泌遭抑制,導致睪固酮下降,進而破壞生殖組織。結果不僅精蟲生成效率大幅下降,還會影響勃起硬度,嚴重恐導致男性「GG 了!」
從「洪仲丘事件」啟發!台灣首度系統研究。研究團隊由謝昆霖與奇美醫研部教授張菁萍領銜,以「老鼠跑步機」動物模型模擬運動型熱中暑。張菁萍指出,研究靈感源自「洪仲丘事件」,希望探討高溫劇烈運動對身體傷害。去年他們已發現,高溫暴露會增加失智症風險,這次則揭示男性生殖系統潛在危機。
成果刊登於《Scientific Reports》與《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是台灣首度系統性探討熱傷害與男性不孕的實驗研究,也是全球少數聚焦氣候變遷與男性生殖議題的關鍵報告。
謝昆霖提醒,高溫傷害風險族群包括工地工人、外送員、工程師、廚師以及消防員等。
謝昆霖呼籲,應避免長時間曝曬或密閉高溫環境,穿透氣衣物、減少泡溫泉或蒸氣室,並保持健康作息與體態,善用降溫設備,才能降低「蛋蛋危機」帶來的隱形風險。
洪仲丘事件
2013年7月,義務役士官洪仲丘在服役期間疑似遭受虐待、霸凌,其因攜帶具備拍照功能的手機以及MP3隨身碟進入軍營,被以違反軍隊資訊安全為由進行懲處。而體重98公斤的洪員,在身體品質指數過高時,仍被禁閉單位逼迫操練,造成其中暑、熱衰竭,引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