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見鍾情」到恐怖情人...2019年,一場大學校園活動上,楊男對正在表演的陳女自稱「一見鍾情」,展開猛烈追求,兩人迅速交往。
然而熱戀期短暫,楊男逐漸顯露病態控制欲,不准她與異性接觸,甚至連和朋友聚會都要狂打電話、報警、跟蹤。陳女妹妹透露:「姊姊跟朋友出去吃飯,他就會在旁邊另開一桌,監視姊姊的一舉一動。」
妹妹憶述,姐姐從戀愛初期就活在恐懼之中。2021年5月,他們領證結婚前一天,楊男甚至威脅:「不結婚,就要殺光妳和家人!」婚後楊某的暴力也愈演愈烈。
2024年2月3日,楊男為逼妻子立即回家,他一晚打了84通電話,揚言要打她84巴掌、砍84刀;一個禮拜後(10日)楊男又在爭吵時,要求妻子自己打自己10耳光並道歉。
同年3月1日,楊男更以「要離開這個世界」威脅陳女回家。當時陳女因飽受楊男長期的精神迫害下定決心要離婚並搬回到老家,雙方因離婚問題在車內激烈爭吵。
楊男突然爆發,不僅拳腳相向,還撿起磚頭砸向陳女。陳女雖短暫脫逃,卻被楊某駕車連撞3次,最後追進廢品回收站,用水果刀朝胸腹、頸部及四肢猛刺。
法醫鑑定指出,陳女全身共 136處創傷,其中刀傷高達86處,涉及心臟、肝臟、腎臟與頸部大血管,最終因失血性休克身亡。
預謀殺人卻判死緩?警方調查發現,楊某早有預謀:案發前購買4把刀,還上網搜尋「心臟位置」「割喉方法」「丈夫殺妻後果」,甚至詢問精神科醫師「精神異常是否要負責」。

最終法院認定他屬於「限定刑事責任能力」,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未再犯即可減為無期徒刑,甚至有期徒刑。
輿論炸鍋!判決一出,引發大批網友憤怒:「明顯預謀,怎麼還能死緩?」「以後殺人犯都能拿精神病當藉口嗎?」「她早就預感到自己的結局,卻沒人能救她……」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