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丹佛大學航太博士畢業的Andrew,投資經歷超過20年,靠著選對賽道、順勢而為,創造年化報酬率25%的亮眼成績。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參與波音777飛機軟體研發,擁有深厚產業技術背景。

財經傳訊總編輯方宗廉就提到,Andrew能從工程師視角理解公司產品力與技術壁壘,再結合創投經驗,因此總能精準判斷企業價值,長期維持穩健報酬。
剖析Andrew的投資心法,是以中長線波段操作、穩健獲利為首要目標,目前投資組合美股占6成,持股約10檔,每檔不超過總資產的20%,另外會保留約15%在美國短期公債與現金,維持資產與進場機會的彈性。

而他目前手中前3大持股分別是輝達(NVIDIA)、禮來(Eli Lilly)與法拉利(Ferrari)。他說明,輝達是AI產業龍頭公司,禮來則因減肥藥與歐洲巨頭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市占率黃金交叉而備受矚目,「減肥能改善心血管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潛在商機龐大。」至於法拉利,他看重的是高端品牌能對抗景氣波動和穩健的管理團隊。
談到進場點,Andrew指出,會先確認公司股票估值是否合理,此外,他會搭配「成交量分布圖」觀察支撐與壓力區,「這個指標反映的是投資人區間內的平均成本,若股價跌破支撐價位3天仍無法站回,代表趨勢轉弱,就要留意。」

簡單來說,成交量大的支撐和壓力價位代表大多數投資人的平均成本,同時也是心理價位重要關卡,要是跌破,表示投資人信心消退,股價可能回落至「成交量空乏區」(成交量較小區域),接下來就得持續觀察是否回測下個支撐價位。
「適度停利是提升報酬的重要技巧之一。」他解釋,要是股價漲超過一個標準差,同時技術線型轉弱,例如跌破 EMA21(21日指數移動平均線),他就會分批減碼1/3至1/4,「但不會全部賣掉,還是得留一定部位參與市場,避免賣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