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商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輝達原本計畫在台設立研發中心,曾象徵台灣軟硬實力的成功結合,卻因新壽與北市府爭議不斷,她分析,這場風波的關鍵不在誰讓步,而是制度面早已埋下隱憂。地上權年限有限,未啟用前都是成本負擔,訴訟或仲裁未必對新壽有利,「打輸沒土地,打贏也沒時間」,選擇退場或許是理性決策。
此外,當輝達啟動「其他方案」後,全台各地方政府與中央單位爭相表態,展現強烈招商企圖。徐佳馨認為,中央應建立「單一窗口」制度,統整土地、法規與時程資訊,減少投資方的溝通成本。她強調,「制度信任」才是吸引國際企業長期投資的核心,未來若要讓下一個「輝達」順利落地,行政效率與法制穩定都需同步強化。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則表示,北市府直接與輝達合作,是雙方都認為最直接的處理方式,新壽今日也展現了願成人之美的態度,長遠來看有助於企業形象與未來合作空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輝達確定在北士科落腳後,將為區域帶來3項重大利多。首先是「躍升國際、產業聚集」:輝達進駐象徵北士科正式接軌全球AI產業鏈,預料將吸引伺服器、散熱、IC設計等上下游廠商跟進設點,群聚效應可望快速擴大,進一步提升北士科在全台產業布局中的戰略地位。
其次是「買氣增溫」,她指出,今年5月北士科商辦與住宅預售案已出現一波漲勢,如今輝達拍板設點,市場信心回升,捷運站周邊及產業園區周遭將成為北台灣房市新亮點。
第三則是「洲美區段加速開發」:目前北士科發展仍以軟橋段為主,洲美段尚有部分私人與市有土地待整合,隨著大廠進駐,相關公共建設如洲美國小預定地等規劃可望加速,帶動整體區域更新。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外界原本擔心輝達若退出北士科,恐衝擊區域房市發展,如今新壽讓步成全,使輝達題材得以延續。由於北士科住宅區範圍有限,隨著開發逐步到位,推案供給將日益稀少。屆時輝達及其供應鏈廠商的進駐,勢必帶動周邊成熟商圈如明德、芝山與石牌的外溢買盤,為北士科房市注入強勁支撐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