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在2023年10月12日獨家報導【軍防彈衣爆弊案】系列報導,踢爆國防部軍備局斥資2.4億元採購一批抗彈纖維布,打算作為陸海空三軍防彈背心,承製廠商攻衛公司只花7千多萬就向中國廠商買代工品濫竽充數,由於抗彈效能不佳,恐讓第一線的士官兵無辜犧牲,且握有不肖廠商向中國江蘇中益公司採購纖維布的合約。
隔年6月28日,檢調發動首波搜索行動,本刊也持續追蹤報導「國軍防彈背心用中國爛布料 檢調搜索業者全認了」,橋頭地檢署複訊後,認定該批防彈纖維布遭包商以狸貓換太子手法,用中國製不良品搪塞交貨謀取超過6,000萬暴利,檢方訊後將楊姓業者人分別以50萬元及5萬元交保,足見本刊踢爆內容均屬實。
黃國昌引用本刊報導,並以去年10月30日國防部函覆內容提到,「有關媒體報導國防部回應『依照工程會調解進行程序,所以暫不刊登』乙節,該項陳述並非事實,消息來源亦非來自本部。」黃國昌未向本刊查證,即貿然召開記者會質疑本刊做假新聞,本刊再次強調,報導向來皆有所本,不但多方查證,其中也包括國防部等單位。
以下是國防部官員在出刊前幾天,回覆本刊內容,並附上對話截圖為證。
「有關您詢問的內容,本部說明如下:
1.契約規定廠商應出具產地證明及在國內產製。
2.本部依契約履約督導11次,大同及大眾公司工廠有機具,但現場未生產,無法確認布料在工廠內產製,另廠商亦無法提供原料來源。本部111年接獲檢控後即移送司法偵辦。
3.本案依契約辦理交貨延遲計罰及解約沒收履約保證金,另依工程會調解未刊登政府採購公報。」

本刊出示3年前與國防部查證的對話截圖,顯示相關報導皆有所本,足見本刊踢爆內容紮實,相形之下,不但看出黃國昌功力太差,對於連日遭爆黨狗駭媒等醜聞仍說不清,企圖模糊焦點卻自亂陣腳,至於國防部函覆說法,則有待內部自行調查。
●本文為涉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