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黃軒今天在臉書po文,提醒大家搭飛機時,除了注意時差、行李外,也要留意「經濟艙症候群」,又稱為「旅⾏者⾎栓症」,從相關研究看來,顯⽰⾶航距離越遠、時間越長,發⽣率越高。
黃軒分析指出,長時間坐在狹小的飛機座位上,身體幾乎無法活動,這對健康來說是一大挑戰,當你長時間不動時,腿部的血液流動變慢,可能在靜脈中形成深層靜脈血栓(DVT),一旦這些血栓脫落並流向肺部,就會阻塞肺動脈,引發肺栓塞。加上飛機艙內低濕度的環境容易導致脫水,使血液濃度升高,進一步加劇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黃軒補充提到深層靜脈血栓(DVT)的高風險族群,如果乘客有下列風險因素,風險則會顯著提高,包含最近動過手術或創傷、孕婦或產後、有癌症病史、曾有血栓病史、服用荷爾蒙藥物(口服避孕藥)、久坐超過4小時以上(經濟艙)等等。
黃軒更補充列出3項安全建議,可以有效降低相關風險,像是選擇寬鬆服裝,避免穿著緊身褲或束縛性衣物,這樣能讓血液自由流動,減少血管壓力;定期活動身體,每隔30分鐘做些簡單動作;補充水分,在飛行中多喝水,避免血液因脫水而變得黏稠,這是預防血栓的關鍵一步。
由於日常的生活習慣,可能在長途飛行中成為健康隱患,像是大家長時間坐著不動,血液在下肢停滯不前,極易形成血栓。黃軒最後強調,無論是即將搭乘長程航班,還是每天久坐辦公室,現在就該關注自己的健康。檢查自己的生活習慣,採取簡單的預防措施,就能遠離肺栓塞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