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豬肉儀表板」最新資訊,5日進口的兩批澳洲萊豬(豬其他可食部位)分別為23.71和23.54噸,各自萊劑檢出值為0.002ppm、0.003ppm。姜至剛說明,昨日兩批含萊劑的澳洲豬腳,與上月首批澳洲萊豬,來自同一製造廠,只是進口商不同,但檢驗結果都符合規定。

姜至剛強調,政府秉持查驗結果公開透明,指出自2021年元旦至2025年4月30日止,相較邊境驗報牛肉與牛雜碎共24萬9,609批,檢出2,493批含萊劑中有6批不合格已銷毀,豬肉報驗2萬5,466批只有3批檢出萊劑,只能算牛肉的零頭。
姜至剛說自己想當個安心的署長,讓全體國人吃得安心,表示安心不只是所謂的安全,還會把身體可能的風險評估告訴大眾,讓身心靈都能健康,身體上的風險評估由他負責,心靈方面則要靠大家去建構昇華,盼大家攜手促成安心環境、食品安全社會。
不過姜至剛也坦言合格萊豬「不會是零風險」,但日後仍會堅持用藥原則,食藥署將秉持檢驗結果透明揭露,強調所有放行食品,都是科學分析下可接受的風險。
目前北市衛生局已啟動「豬肉標示查核暨抽驗專案」,強化市售豬肉來源管理與安全把關;台中市則針對萊豬採取5大作為,包含緊盯澳洲萊豬流向、確保學校營養午餐不使用萊豬、要求牛豬肉品明確標示原料原產地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