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據FactSet資料顯示,波克夏持有西方石油28%股份,多數買入價格在每股50美元(約新台幣1,509元)以上,而目前股價僅剩39美元(約新台幣1,177元)。換言之,波克夏已經面臨超過64億美元(約新台幣1,932億元)的帳面虧損。
巴菲特曾在2022年大幅增持西方石油,並多次公開表達對執行長維姬·霍拉布(Vicki Hollub)及公司策略的支持。不過,在本月的波克夏年度股東大會上,巴菲特首次未提及西方石油,引發外界猜測他對該投資案的熱情是否已經降溫。
儘管如此,波克夏目前無意大幅調整持股。市場普遍認為,即使短期表現不佳,波克夏仍將以長期投資為主軸。巴菲特過去也曾因押錯油電燃氣產業而遭遇虧損,例如2008年投資康菲石油後,隨即遇上全球金融危機。
西方石油近年積極布局低碳技術,包括直接空氣捕捉二氧化碳計畫。不過,隨著美國能源部擬大幅削減約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18億元)的潔淨能源補助,該領域發展前景也面臨挑戰。
此外,去年西方石油斥資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320億元)收購CrownRock公司,推高了總負債至240億美元(約新台幣7,243億元)。在油價持續承壓、經濟放緩風險升高的背景下,該公司未來削減債務與回饋股東的能力備受考驗。
儘管眼下困難重重,部分投資人仍看好西方石油的長期資源優勢,認為當油價反彈時,公司有望重拾成長動能。只是,巴菲特的這場石油豪賭,可能要再經歷一段痛苦的等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