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規定,中資來台都要揭露最終受益人,不論中間經過幾層,但他們故意不申報,形成隔離作用來偷渡,把技術洗到中國去,現在又要再次偷渡,經濟部應更嚴格禁止,要求索爾思改善違法事實,亡羊補牢,避免讓先進技術繼續外流中國。」爆料人士對本刊說。「6月14日,中國最大印刷電路板(PCB)龍頭、深圳證交所上市公司東山精密依規定發出公告,將以人民幣59.35億元(約新台幣240億元)收購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索爾思光電,才讓這件購併案曝光。」
這次來台收購索爾思的東山精密來頭不小,是全球第三大PCB廠和第二大軟板廠,印刷電路板規模僅次於台灣臻鼎和欣興電子,軟板規模只輸給臻鼎。「已是中國PCB與軟板業龍頭的東山精密,主要客戶是蘋果和電動車龍頭特斯拉,恰好都是台灣最大競爭者,取代台商的企圖心旺盛。」電子業高層不諱言。
據中國媒體報導,東山精密的實際經營者為袁富根、袁永峰和袁永剛父子3人,東山精密早期是位於蘇州冬山鎮的小型鈑金沖壓廠,袁富根交棒給袁永剛後,東山精密2010年在深圳證交所掛牌上市,透過併購快速擴張版圖。

2016年袁永剛以六億美元,吃下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軟板廠維信(MFLEX)切入蘋果供應鏈;2018年,東山精密又以3億美元買下偉創力旗下的超毅(Multek)進入印刷電路板市場。藉由持續的併購,東山精密去年營收達人民幣367.7億元(新台幣1,490億元),是公司上市時的40多倍。
據中國媒體形容,袁永剛極為擅長資本運作,每一次出手都精準得像手術刀一樣,將一次次併購熔鑄成鋒利的武器。「目前袁永剛手握3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高達人民幣726.81億元(約新台幣2,950億元),現在行家又出手,還出這麼高的價格來台鯨吞先進矽光子廠,難道經濟部不該好好注意嗎?」爆料人士說,「更何況,目前全球都在競逐AI,中國科技業者也積極布局矽光子,東山精密收購索爾思等於是利用台灣資源,助長中國AI產業。」

問題是,索爾思登記在台灣,主管機關是經濟部投審司,手中又擁有先進半導體技術,為何一再被中資收購?爆料人士更質疑,「從2016年後,索爾思的擁有者已是中資,等於技術早已外流。」
爆料人士指出,2016年MRV賣給有中資背景的鴻為資本時,兩岸關係還好,但後來2021年鴻為再度轉手給中國國企背景的启瀾企業和一村資本時,就不再主動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