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上高峰的同時,許銘仁與施宏漳早已嗅到,「伴手禮」品牌定位的成功經驗,有朝一日也可能是「包袱」,框架綑綁品牌。於是,他們開始嘗試新的產品路線。
冰淇淋、蜂蜜蛋糕,都曾在市場上悄然登場,卻接連失敗。團隊堅持下,微熱山丘推出蘋果酥,終於迎來突破。這款以日本青森紅玉蘋果為餡的點心,意外在甜點大國日本闖出名號,員工開玩笑形容,「反攻烘焙強國日本」,成為繼鳳梨酥後另一個熱銷明星。
高峰時轉型 蘋果酥攻日
隨後,團隊又開發「山丘芭娜娜」,以台灣特有的山蕉製作水果內餡,搭配科技廠常用的「水刀」製程,創造客製化餅乾。這項技術甚至吸引日本「哆啦A夢」品牌二代主動跨海合作,讓微熱山丘在國際市場再掀話題。

微熱山丘成功背後仍有隱憂。許銘仁坦言,微熱山丘的營收結構過於集中:三分之一來自國內送禮,三分之一是國外觀光客,另三分之一則來自出國餽贈。任何外部環境動盪,都可能讓公司再度陷入危機。

因此,他早在成功的高峰時,不斷提醒自己與團隊──「我們希望台灣水果的好滋味,不只停留在送禮,而是能走進每一個人的日常。」這句話,成了微笑蜜樂誕生的伏筆。
放手的那一刻
「唯有放手,才能接班傳承,也才能永續經營。」他語氣篤定。這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長時間的觀察與準備。經營團隊在疫情中接受了最嚴苛的考驗,員工也展現了願意與公司共進退的承諾。這讓許銘仁安心布局人生第三曲線,開展志業,讓專業經理人主導寶田集團新篇章。
退居幕後,許銘仁更多時間待在南投三合院。他開玩笑說,這裡是他的家,是他精神的寄託。三合院裡,茶香氤氳,他不再只是企業領袖,而像是一位回到故鄉的長者,娓娓談著商場半世紀的風風雨雨。
「三合院是我的家,不是微熱山丘的家。」他強調。微熱山丘的品牌之家,是他斥資近20億元打造的「釀青山園區」,而三合院,則永遠是屬於家族與精神的歸屬。
從品牌到志業
卸下企業管理者的身分,許銘仁投入另一個角色──南投在地三百年歷史古剎「鳳山寺」的主委。他希望結合信仰、文化與經濟,打造地方中心,帶動地方創生。
他構想,鳳山寺腹地未來可開發為「地方創生園區」:長輩不必遠離家鄉住進長照中心,年輕人也能返鄉成家立業。這裡可以有多用途中心,作為會館;廟前商店街則能改造成文創街區。唯獨鳳山寺的正殿,他堅持維持現狀,「觀音媽不想,說維持現狀就好。」
從南投的三合院,到東京街角,再到台北松菸的老倉庫,又回到南投三百年歷史的地方信仰中心鳳山寺。微熱山丘與許銘仁的足跡是一段不斷「回望」與「前行」的旅程。它的起點,是一個企業家對家鄉與家人的依戀;如今,傳承交棒專業經理人團隊,催生新品牌微笑蜜樂。同樣讓台灣站上世界舞台,卻有別於科技業,施宏漳形容:「科技每天講的就是創新,今天的創新變成明日的落後;我們這產業,則是讓今日的創新變成明日的經典(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