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 13:01 臺北時間

國泰投信董座李偉正:迎戰全球變局 是「乘號」而非「加號」

mm-logo
財經理財
國泰投信董座李偉正表示:金融業要成為共創者,而非僅限於授信者。
國泰投信董座李偉正表示:金融業要成為共創者,而非僅限於授信者。
今年的金融科技趨勢論壇,AI成了主旋律。而台灣半導體和ICT產業的全球布局也成了金融創新的底氣;從政府主管單位到業者均表示,Fintech正在系統性的改變金融業。
在今(9月1日)天的金融科技趨勢論壇上,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胡則華以「從晶片到供應鏈到改變:台灣如何透過科技生態系引領金融科技」為主題,她先以三個科技協作金融模型為例,表示AI識詐聯盟模型上路後攔截了3.6億元,「三個模式都是靠鏈和平台才得以創新且彼此互補,同時能貼地氣站在使用者立場思考,進一步創造生態圈價值;這都需要晶片為底氣,不然也無法辦到。金管會的角色也在轉變,從監理者變成協同者。」
包括利用AI聯盟學習結合35家金融機構與新創公司,以及增加更多金融服務的可能性,而非孤島式的創新。「台灣有半導體和ICT產業提供底氣,加上位置之便以及人才,實務上可以落地;很多業者與新創業者從點線面到系統上改變。台灣半導體輸出,我們希望金融科系產業也可以往外輸出。」她強調。
從業者觀點來看,國泰投信李偉正也肯定,「FINTECH改變金融,主管單位推動很積極。」他分析,當客戶訂單週期短、供應鏈越來越廣、跨境支付雖小但服務多;產業不一定要資金,但需要有促發資金的需求,因此對於業者來說,要比財報更能即時反映需求,不要讓法令限制了金融服務的機會。
「目前已經是從靜態到動態的財務創造,因此金融機構需要重新定義,要成為資料提供者,哪些行為可以成為產業的授信,除了是風險建構模型者、資金機制參與者,也要成為共創者,而非僅限於授信者,」他觀察。
同時,李偉正也指出挑戰面,「要降低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數位落差,讓數據流通;產業變化大,金融機構也要跟著變。今日不是『產業+金融』,而是『產業X金融』的設計者和參與者,共同推動金融科技的未來。」
更新時間|2025.09.01 13:01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