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柯貝特在馬里蘭大學與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最新研究中指出,外星文明的科技水準,「可能只比人類高一點點」,不像科幻電影中那樣能隨意穿梭時空的超級文明。柯貝特在論文幽默比喻,外星人的科技差距可能就像「iPhone 42對上iPhone 17」,雖然更進步,但還是有極限。
柯貝特認為,當外星人發現自己的技術已達極限,或許就像人類一樣,感到無聊、沒興趣,最後就放棄探索。他稱這種現象維「徹底平凡理論」(radically mundane theory)。
「徹底平凡理論」試圖解釋著名的「費米悖論」(Fermi Paradox),也就是如果宇宙中有無數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那為何我們從未找到任何證據?
柯貝特指出,或許所有生命都面臨相同限制,科技不足以跨越浩瀚宇宙,無論是光速通信還是星際旅行,都難以實現。就算他們能建造強大的訊號發射器,也未必願意讓它持續運作上百萬年,只為等待某個可能從未出現的回應。
柯貝特舉例,離地球約4光年的行星「比鄰星b」(Proxima Centauri b)或許有生命存在,但以人類現今的太空船速度,前往那裡要花10萬年,幾乎不可能實現。
不過,也有科學家質疑柯貝特的理論,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喬德雷爾班克天文物理學中心主任麥可蓋瑞特(Professor Michael Garrett)認為,這種說法「太過人類中心主義」,他向《衛報》表示:「我很難相信所有智慧生命都這麼無聊。」
此外,對「費米悖論」也有其他解釋,例如外星人可能覺得人類太危險。紐約州立大學心理學家高登蓋洛普(Dr. Gordon Gallup)曾指出,人類的暴力歷史或許讓外星文明卻步。也有理論認為,某些高度文明的外星人早已超越物質形體,因此我們無法辨識他們的存在。
雖然至今沒有答案,但科學家仍持續嘗試與外星生命通訊,例如透過光信號或無線電波,向其他恆星系統發送訊息。英國物理學家馬克布坎南(Mark Buchanan)指出,「光」是最理想的訊息載體,「另一個文明若偵測到這樣的信號,就能辨認出這是來自智慧生命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