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06:28 臺北時間

偷渡戳國安漏洞1/中國民警「叛逃」搶灘馬祖 稱受迫害手機卻藏機敏設施照片

mm-logo
時事
張姓民警偷渡來台,手機中有機敏設施照片。圖為馬祖軍事設施。(翻攝Google Maps,tzayren wang攝)
張姓民警偷渡來台,手機中有機敏設施照片。圖為馬祖軍事設施。(翻攝Google Maps,tzayren wang攝)
中國偷渡客頻闖台灣,今年至10月中旬有13案、16人,本刊日前接獲其中的張姓男子投書,張男自稱「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叛逃成功的在職人民警察」,於今年7月偷渡來台。本刊查證後發現,張男確實於8月被起訴、9月下旬因違反《入出國及移民法》被判有期徒刑6個月,現正在南竿服刑。
張男在致本刊的手寫信中自述偷渡原因是「共黨的政治壓迫」,2022年10月他私放中國白紙運動的參加民眾和學生,被共產黨紀委立案偵查;今年7月共產黨要動手抓人,他因此逃離中國。張男以受迫害者自居,盼記者與他聯繫,將他的訊息報導給社會大眾知悉。
不過,本刊調查,張男偷渡上岸後向岸巡隊供稱,「要駕駛橡皮艇去菲律賓玩,過程中身體不適才登島,登島後才發現是台灣馬祖」,後來在法院又改口自稱是要「逃避迫害」,前後說詞不一。調查單位在張男的手機發現他的搜尋紀錄,有「叛逃、偷渡金門、偷渡台灣」等關鍵字,甚至還查詢去年從淡水河口偷渡來台的「阮艇長(阮芳勇)出獄」等相關訊息。
20251023inv0051-2---20251022^MM^中國偷渡客張蕾-(1)-2_2025-10-23.jpg
中國張姓民警投書本刊,自稱因白紙運動受中共政治迫害才叛逃來台。
受張男關注的「阮艇長」是前解放軍海軍艇長,去年6月駕駛快艇直衝淡水河口,在渡船頭被逮,引發台灣社會譁然。阮男在淡水上岸時自稱要投奔自由,偷渡馬祖的張男曾用手機搜尋阮男相關訊息,上岸後也向目擊的馬祖民眾表示自己要投奔自由,奇怪的是,張男雖自稱要去菲律賓、半途身體不適才誤抵台灣,但他上岸時既未向目擊民眾詢問自己身在何方、也沒有表示身體不適。
檢調查出,張男在中國因犯搶劫罪遭判有期徒刑3年6個月,他與友人的聊天訊息曾表明欲偷渡至馬祖、台灣,且剛上岸時自稱原本打算去菲律賓,但其偷渡工具卻是簡單的橡皮艇搭配舷外機,根本難以航行到菲律賓。更可疑的是,張的手機還存有台灣雷達站及軍事設施、油槽、機場、政府機關等照片。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表示,近來中國增加很多以橡皮艇、浮筒為工具的「小目標偷渡」案,讓第一線的海巡人員壓力大增,海巡署致力以偷渡客「零漏接」目標守衛我岸際海疆,也持續編列預算強化科技偵防,增加防衛韌性,但她也呼籲「官民聯防」齊心守護家園,強調海巡去年底已提高檢舉偷渡客獎金,檢舉每名中國籍偷渡客有5萬元獎金。
20251023inv0052-2-2---20210401^海巡署提供^偷渡金門的陸客攜帶的物品-金門寒舍花前海域發現可疑橡皮艇,並在岸際查獲1名陸籍男性企圖偷渡入境。_2025-10-23.jpg
海巡署觀察近來中國偷渡客行徑配備有一定模組,例如都從淘寶買來小艇,說詞也幾乎相同。(海巡署提供)
據悉,張男的案件也是由民眾發現檢舉,海巡在其靠岸時立即將其逮捕,此案是檢舉獎金提高以來首度核發5萬獎金給熱心民眾。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接受本刊訪問表示,從過往經驗來看,類似這樣的偷渡案例,也有可能是來測試我政府底線及反應機制。他說,台灣沒有難民法,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蔡政府提出援港承諾,是以專案認定的方式協助尋求政治庇護的港人,對於大陸港澳人士來台尋求政治庇護,政府一向視個案認定,相對嚴謹,就怕產生國安破口。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也曾提到,非法入境可能是在試探海防及國安虛實,或人蛇集團在探詢哪邊有漏洞等,雖然不排除有真要投奔自由者,但「這種數量越來越少」。
更新時間|2025.10.27 11:21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