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05:29 臺北時間

理財最前線/小腦萎縮奪走工作力 勞保失能給付撐起一家生計

mm-logo
財經理財
許多勞工在離職退保前出現失能現象,如癌症生病,但都只著重勞保老年年金,忘了有失能給付能請領,自身權益別輕忽。(AI繪圖FREEPIK生成,本刊美術組後製)
許多勞工在離職退保前出現失能現象,如癌症生病,但都只著重勞保老年年金,忘了有失能給付能請領,自身權益別輕忽。(AI繪圖FREEPIK生成,本刊美術組後製)
4年前,小婷先生確診小腦萎縮症,從拄柺杖到坐輪椅,生活起居全需依賴他人。為了替先生申請勞保失能年金,她一路經歷駁回、訴願,才終於成功。這段歷程揭示了:勞保不只有「老年給付」,其實還有「失能給付」,一旦勞工因病或意外失能,若符合規範,就能領取一次金或年金,甚至延續保障到遺屬。只是實務上,許多人因為不了解而錯失權益。
「4年前,我先生發現手會抖,四處求醫檢查,才發現是小腦萎縮症,那一年他才47歲;去年8月狀況惡化無法工作,申請勞保失能年金卻被駁回,最後向勞動部提起訴願才成功。」提起陪先生看診、申請理賠碰壁的過程,小婷聲音哽咽,淚水也在眼眶打轉。
20250919money001
高風險職業勞工更該注意勞保失能給付的理賠條件。

罹病丟工作 重創家計

先生原本在傳產工作,小婷則是壽險公司內勤人員,雙薪家庭雖然月收入不到十萬元,但因為家住南部,繳房貸、養育3個孩子也還勉強夠用。沒想到先生的一場病,翻轉了整個家庭的命運,生活重擔全落在小婷肩上。
「2、3年前他還能拄拐扙走路,後來退化到用四腳輔助器,到現在只能坐輪椅;說話僅能說單詞,無法再握筆,沐浴、進食也都需要人協助。」小婷說,2021年先生確診小腦萎縮症後,走路不能平衡、會顛簸的狀況慢慢出現,因為還能從事輕便工作,被評估為勞保失能等級中的第7級失能。
20250919money001
小婷先生罹患小腦萎縮症,去年8月已無法工作,透過不斷爭取領到勞保失能年金。
以小婷先生27年的工作年資,失能前6個月的月投保薪資為最高級距4萬5,800元,以日薪1,526元計算,可理賠440天的平均日投保薪資,當時拿到一次金67萬多元。加上多年前小婷趕在失能險停售潮前,幫先生買了一張月領3萬元的失能險保單,一次失能金能賠保額的30倍,所以另外拿到60萬元的商業保險理賠金。
只是隨著病況轉差,先生無法勝任原工作,2022年底被公司資遣,只好找份薪水較低的工作。但去年8月,又惡化到無法正常行走,不能繼續工作,家中經濟出現危機。

拍生活影片 輔助判定

小婷說,去年9月就將先生的現況診斷證明書寄送給勞保局,希望能進一步領取失能年金,但被勞保局駁回;小婷不服,在保險講師鄭正一的協助下,向勞動部提起爭議事項審議再度被駁回,最後拍攝先生平日行動、生活影片再次寄送給勞動部,並提起訴願,才被判定為失能等級第三級,因終身無法工作,符合失能年金請領資格,現在每月領有2萬多元的失能年金。
20250919money001
勞保失能年金計算方式與老年年金相同,完全無法工作者就能申請年金給付。
許多人對於勞保「老年給付」都相當熟悉,卻忘記勞保還有「失能給付」,一旦勞工因意外或疾病失能,只要符合勞保失能等級規範,就可以申請到勞保失能給付。
鄭正一分享,實務上他看到許多勞工因病或意外離開職場,回家休養等領老年年金,因為對失能給付權益不了解,苦等的結果是,在失能給付請領時間已過、但還不到請領老年年金的年齡過世,依照現行法令無法享有任何勞保權益,等於繳了一輩子的勞保保費,都用不到自己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底,疾病、意外都能理賠的失能險全停售,目前市面上已經找不到疾病失能也能理賠的保單,換句話說,上班族或勞工若有失能狀況,唯一保障就是勞保的失能給付了。
20250919money001
因金管會不同意疾病或意外失能採同樣的失能等級表,商業失能險已在去年6月底停售。

領失能年金 直至身故

勞保失能給付分為一次金以及年金,若還能從事輕便工作,只能選擇請領一次金;若失能等級變嚴重導致無法工作,則能申請重新認定,在2009年1月1日有保險年資,可選擇請領一次金(需扣除前次已領部分)或年金。而不同於商業保險有給付上限,勞保失能年金最長能給付到身故;勞工身故後,若遺屬符合請領規定,也能繼續請領年金的50%一直到身故或不符合規定。
那麼,若同時有一次金或年金可選,該怎麼選?專家表示,端看勞工當時家庭及財務狀況而定。以小婷為例,因為還有3個未成年孩子需要撫養,選年金一定比一次金有利。鄭正一說明,小婷先生訴願成功後,從原本七級失能改判為三級失能,能請領的理賠金為840天平均日投保薪資,但原先已領過440天的一次金,僅能再領差額400天,也就是只能多領61萬多元。
20250919money001
相對來說,按照失能年金公式,小婷先生每月能領1萬9,167元(4萬5,800元×27年×1.55%)的8折(因已領過失能一次金,失能年金必須打8折)、即1萬5,334元;而小婷有3位未成年孩子,符合眷屬補助資格,上限是補助50%,金額為9,584元(1萬9,167元×50%),二者相加後,月領金額為2萬4,918元。
從此可知,失能年金只要領2年1個月(2萬4,918元×25個月=62萬2,950元),就超過第二次失能認定時、選擇一次金可領的61萬元;而失能年金每5年審核一次,若體況仍然無法工作,就能一直領至身故。

退保一年內 請領給付

鄭正一進一步解釋,雖然小婷先生是第二次申請失能給付,領取年金需打8折,但其實扣減20%的部分,只要達到原先已請領失能一次金的50%後,就能改領全額失能年金,算起來大概7年後(已請領失能一次金的50%為約33萬5,000元/扣減20%的差額是3,833元/12個月),小婷先生就能領到全額失能年金。
20250919money001
保險講師、失能險理賠專家鄭正一表示,勞保失能理賠強大,民眾一定要清楚相關權益。
只是,有失能就一定領得到失能給付嗎?答案是不一定,有二大前提。第一,需符合失能等級表中的規定,而失能診斷書是其中關鍵。「勞工必須親自到勞保局索取失能診斷書或請勞保局郵寄,之後再交由醫師填寫,並依照相關規定檢附醫學檢查報告,後續如果駁回須進行爭議事項審議或訴願,也可以視情況提供當事人生活影片,以供審查。」鄭正一說明。
勞保局則表示,失能診斷書的審查會由專科醫師認定,對於能否從事輕便工作、或無法工作有明確定義。但鄭正一表示,由於實務認定很主觀,因此提供給勞保局的資料要越詳細越好。
第二,退保1年內及勞保身分相當重要。勞保局規定,勞工凡是在投保期間發生傷病事故,必須在退保1年內請領同一傷病及其引起疾病的傷病給付、失能給付、死亡給付或職災醫療給付,若超過1年,則請領的當時要有勞保身分。若能從事輕便工作,一定要繼續加保,後續才能再請領失能給付。
20250919money001
更新時間|2025.09.24 05: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