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1 05:28 臺北時間

歷史記憶工程1/228事件朝民眾開槍掃射 行政院自我標示不義遺址盼起頭作用

mm-logo
時事
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長賴俊兆指著行政院門口的「不義遺址」告示牌,周遭另有標示講述空間與228事件的關聯及目擊者證詞。
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長賴俊兆指著行政院門口的「不義遺址」告示牌,周遭另有標示講述空間與228事件的關聯及目擊者證詞。
對照柬埔寨透過司法程序審判加害者,台灣轉型正義之路在2022年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完成階段性任務並解散後,由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接手,持續推進檔案解密、平復不法、黨產追討與公共教育。
3年來有何進展?處長賴俊兆強調,轉型正義不只是回顧過去,而是立足歷史,指向未來。當受難者一一凋零,如何與時間賽跑,讓社會記憶成為公共資產,成了台灣民主深化的關鍵課題。

【政治檔案】逾九成解密 平復上萬件

去年228前夕,行政院是第一個將自己標示為「不義遺址」的部門,告示牌上寫著親歷者廖德雄的證詞:「我們(學生隊)到達警務處正門時,長官公署樓上早已架好機關槍,朝下開槍掃射了,我親眼目睹,中山南路和忠孝西路圓環附近,當場中槍倒了好幾個人。」
賴俊兆說,台灣經歷威權統治長達五十年,轉型正義起步又晚,難以向加害者究責,這幾年最大的進步是2023年《政治檔案條例》修法後,機關或政黨必須主動通報並交出政治檔案,「修法後,九成多政治檔案都已解密,列為密件或有遮蔽的檔案已經縮限到少數例外情況,例如涉及國安。且每3年重新檢討一次,在法律規定下就是必須開放。」
「不管是當事人、研究者、媒體,只要有興趣,就可以去檔案局申請閱覽,甚至可以做更多出版、應用,變成一個公共財。至於又發現什麼真相?比如白色恐怖期間,很多檔案是關於如何決定這個海外留學生可不可以回台灣任教?或者是校園裡的活動監控,有待大家去使用和研究。」
威權統治期間,有許多人受到司法或行政手段不法侵害,例如遭判刑或被沒收財產。數十年後,國家承認錯誤並歸還財產,稱為「平復司法不法及行政不法」。賴俊兆說:「以個案來算,已經超過1萬件了。促轉會做了近6,000件,法務部接手後的三年多,每月逐案開審查會議,也做了超過五千件,法務部會發出公文、撤銷判決,刊登在行政院公報,並根據《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從權利回復基金會給予賠償金,或是原物返回被沒收的財產。國家每年會舉辦平復不法和權利回復的儀式,請受難者和遺屬來參加,確定國家施加在這個人身上的行為是不法的。」
20251008pol002
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右)2018年出席金漫獎頒獎典禮。
20251008pol002
賴俊兆受訪談及近3年的轉型正義推動進程。
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講白色恐怖期間被關押十年的政治犯蔡焜霖的故事,他在2023年過世,另名政治犯前輩蔡寬裕則在2024年過世。賴俊兆說:「轉型正義的工作是在跟時間賽跑,這麼多年,有幾位前輩你就是會一直看到他們的身影。蔡寬裕前輩也促成賠償的制度化,他們都九十多歲了,一直到這3年,國家才真正透過立法、設立基金會,去賠償他們失去的人身自由和時間,頒發證書讓大家看到政治犯曾經背負的汙名,也算是遲來的正義。前輩一個個離世,如果他們在意的事在生前能夠有一些推進,就不會那麼遺憾。」
更新時間|2025.10.11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