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歲的房仲作家陳泰源,出過多本房地產書籍,前年被時代力量提名不分區立委,主打居住正義議題,正直的形象頗受選民青睞。但本刊近日接獲多位與陳家共同參與合建的鄰居投訴,指陳家打官司拖累他們,3年前新屋落成,卻至今無法過戶,鄰居們決定邀陳家出面協調。

上週經協調,陳父同意讓沒有產權爭議的房子先過戶給鄰居,也主張建商要將陳家無產權爭議的房產一併過戶,鄰居聽到都很開心,因為已無法再承受打擊。

11年前,某建商看上A先生及陳家位於台北市饒河街附近的透天厝,有意簽署合建契約,卻遇到建商耍詐,騙光了他們的房產。建商後來無預警宣布倒閉,改由共同起造人成立的新建設公司接手合建案,新建商對於陳家與舊建商簽的協議也照單全收。而被騙走房產的A先生及弟妹,與新建商多次協調,保住「換屋」資格,卻因陳家與建商爆發糾紛受牽連。

知情人士B先生告訴本刊,陳家的經濟狀況比其他鄰居好很多,合建後,陳家還可分市價近5億元房產,其他鄰居分到的房產僅陳家的10分之1。陳家自搬離到新房使用執照核發前,已跟建商領了上千萬元租金補助,可說是有錢有閒,其他鄰居卻得自己扛房租。
2020年初,陳家認為建商違約,沒讓他們先選屋就開賣,且建商獲得危老容積獎勵卻未告知,要求建商依照規定分配坪數,建商不肯,雙方開始打官司,之後又以停車位、店面等問題,對建商提告求償。

當地居民C小姐指出,陳家身為地主,爭取權益非常合理,但陳泰源卻混淆視聽,像是他說沒拿到近700萬元「合建保證金」,事實上卻是舊建商跟陳家協議,用更多的坪數代替保證金、每月租金補貼增至28萬,陳高喊公平正義的口號,卻刻意隱瞞部分事實,很不可取。

回應 陳泰源:建商推卸責任
針對指控,陳泰源不以為然,認為是建商在搞鬼,為了掩蓋建案地下室漏水等問題,才把無法過戶的責任推給他們家,非常可惡。陳母則強調,公婆只留給他們一間透天厝,為了打官司,他們花了不少錢,日子也很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