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2024年,抱緊台積電就能繳出投資報酬率逾50%的成績;張真卿坦言,今年台股操作難度大增,如何克服心理恐懼,跨出關稅股災陰影,是現階段最需面對的課題。「4月股災低點反彈以來,指數大漲了5000點,但從中賺到大錢的人極少,大部分都是小量參與,因為害怕川普隨時一個消息,大盤就會再殺一波。」
他指出,第2季指數反彈、股價創新高的AI供應鏈,多頭故事可能已告一段落,配合股價漲多,再追高風險大,未來能吃到的肥肉也有限,不如回頭看台積電及半導體相關供應鏈。
張真卿不藏私表明,自己目前持股多集中在半導體。「下半年台積電2奈米開始出貨,產能預估將翻倍成長,加上良率優於預期,配合客戶端需求強勁,接下來只要台股回檔,首選就是半導體相關標的,包括昇陽半導體、中砂、台特化、達興材料及台積電,都可留意布局。」
至於進場時機,則可留意半年報公布前,也就是7月中下旬。「台幣升值對股市來說有利有弊,但對電子業來說,就是弊大於利。除了出口競爭力衰退,公司應收帳款美元部分縮水,導致營收毛利下滑,衝擊整體獲利表現。」他認為,接下來大盤回檔主因,在反映第2季財報獲利受匯損侵蝕,若股市提前在7月下旬修正,就是不錯的買點。
「如果大盤拉回,我就會把台積電持股加到滿。」張真卿不諱言表示,今年2月他因對2奈米製程延後疑慮,將手中台積電期現貨高達億元部位全部出清。後來證實2奈米疑慮排除,便決心將台積電部位再追回,股災後從850元陸續買進到900元,「現在看1000元以下都值得進場!」
面對下半年台股,張真卿提及,「當股災系統性風險發生時,市場會說基本面無用,像4月指數重挫,獲利前景再好的股票也大跌,就是一例;反之當股市大漲、個股飆升時,市場就會出現總經無用論,像2023年總經面看法保守,但AI產業仍舊帶領股市一路走揚。」
接下來,台股也可能出現「總經無用論」。但不論如何,今年投資操作難度高,只有適時遠離盤面,找到讓自己安心的布局策略,緩慢不躁進,才能從4月股災傷害中站起,重新再出發。

